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木豆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豆粗生易长、生长迅速、抗旱耐瘠、耐粗放管理.适宜在贵州亚热带地区海拔1000m以下、年均温17℃以上、年有效积温5500℃以上。无霜或少霜的地区进行栽培和推广利用。木豆株高一般2~3m、冠径1.5~2m、枝繁叶茂,当年种植、当年开花结实,一年采收2~3次,累计产量150kg/667m^2以上,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2.
用奈乙酸、水杨酸、ATB生根粉 3种激素对青皮软籽石榴短穗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浸泡处理后进行扦插繁殖 ,以清水浸泡处理为对照 ,结果表明 ,奈乙酸 0 .0 5 %~ 0 .3%处理浓度梯度内 ,随浓度增加成苗率降低 ;水杨酸 0 .1%~ 2 .0 %和ATB生根粉 5× 10 - 6~ 5 0× 10 - 6处理浓度 ,随浓度增加成苗率提高 ;3种激素处理中 ,浸泡时间长短对成苗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3.
贵州旱坡地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的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的低热河谷区是贵州蔗糖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区域,适宜发展甘蔗种植的土地面积达62.32万hm^2,占全省宜蔗土地面积80.38万hm^2的77.53%.2003年,该区实际植蔗面积1.5万hm^2,甘蔗产量达到75.69万t,分别占当年全省植蔗面积1.67万hm2和产蔗82万t的89.8%和91.5%.当年产糖量(含土制红糖)5万t左右,占全省蔗糖产量的95%以上,甘蔗出糖率平均达11.6%.该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一般土层深度1~2m、耕作层20~30 cm,以砂页岩黄壤、红黄壤和部分石灰岩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2%~4%、全N 0.02%~0.11%、全P 0.02%~0.41%、全K 1.5%~2.2%,pH 5.5~6.5,海拔350~850m,年均温18~21℃,无霜期330~365 d,年均降雨量1 200~1 300mm,但降雨分布不均.常年冬春干旱,偶有伏旱和山洪冲刷,其中干旱缺水是导致贵州甘蔗出苗率低、分蘖差、拔节伸长速度慢和植株矮小的重要原因.旱坡地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就是围绕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品种改良、合理耕作、科学施肥、节约用水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来协调解决相关的矛盾和问题,使之趋利避害,达到高产高糖、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之目的,现就《贵州旱坡地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田间操作规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4.
贵州亚热带石山区木豆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2个木豆品种在北盘江流域区的贞丰县境内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表现出生长迅速、耐旱耐瘠、耐粗放管理等适生特点。种植当年即开花结实,产量达150~200kg/667m^2.蛋白质含量达20.32%,表现出较强的地区适应性与栽培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LSD(lesion simulating disease,LSD)基因编码一类特殊的C2C2型锌指蛋白,在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和其他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鉴定杧果LS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探究杧果LSD转录因子在植物进化与发育中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根据杧果全基因组数据,对杧果LSD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包括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究MiLSD基因在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杧果中共有3个LSD转录因子,其分子质量为10.36~17.58 ku,理论等电点(pI)为6.68~8.93;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分析发现MiLSDs成员具有较高保守性;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 MiLSD1 MiLSD2 MiLSD3分别分布在2个亚家族(ClassⅥ和Class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g)、细菌性黑斑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 Mangiferaeindicae,Xcm)、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侵染下杧果叶片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显示, MiLSD1在Cg侵染下表达量明显升高,说明 MiLSD1可能对胶孢炭疽菌侵染起正调控作用; MiLSD2在Xcm、SA处理下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说明 MiLSD2可能通过诱导SA来增加杧果对细菌性黑斑病的抗性; MiLSD3除在MeJA处理下表达量较高外其余3个处理均少量表达,说明 MiLSD3可能参与杧果对MeJA胁迫的响应而对于真菌和细菌侵染以及水杨酸胁迫并不表达;此外,在MeJA处理下 MiLSD1 MiLSD2的表达量也显著上调,表明茉莉酸甲酯可能受MiLSDs的调控。  相似文献   
66.
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续随子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大面积种植中面临的干旱问题,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对续随子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续随子株高、杆高、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地径和叶面积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通径分析表明,单株蒴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地径与株高、杆高、叶面积、分枝数、单株蒴果数存在协同作用,叶面积与其他性状不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7.
能源油料植物续随子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NX-08/1为对照,对收集引进的4个续随子品种(材料)的生物学、植株生长量、开花结实物候期、籽粒产量及种子含油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个续随子品种(材料)平均株高分别达到114.2~127.6 cm,从高到矮依次为GF-08/2NX-08/7NX-08/3NX-08/2NX-08/1(CK);产量达到111.79~143.67 kg/667m2,NX-08/2NX-08/3GF-08/2NX-1(CK)NX-08/7;含油率达到40.6%~45.4%,从高到低依次为NX-1(CK)NX-08/3GF-08/2NX-08/2NX-08/7。从适应性看,4个续随子品种(材料)都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进行选择推广。  相似文献   
68.
2001-2002年对饲用甘蔗闽牧42在贵州南部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饲用甘蔗闽牧42耐热、抗旱能力特强,较耐寒、瘠,在贵州南部种植能安全越冬,生长天数为254天左右。闽牧42的分蘖能力较强,单株分蘖一般为28个左右,生长速度快,株高60-100cm时开始刈割,年刈割5次,全年鲜草产量可达150t/hm^2左右。鲜草品质佳,其中脂肪含量为3.73%、蛋白质含量为9.58%、粗纤维含量为40.73%、粗灰分含量为7.63%、Ca含量为0.82%、P含量为0.36%、无氮浸出物含量为31.7%,是贵州南部地区推广种植的一种优质高产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69.
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望谟县油梨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突出贵州望谟县发展油梨产业优势,针对限制油梨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展望望谟县油梨产业的发展空间,以期为望谟县油梨产业的可持续、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为了提升贵州热区喀斯特石漠化山地芒果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绿色生态经济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规范芒果生产管理,结合相关试验研究与生产技术示范,总结了喀斯特石漠化山地芒果栽培技术,旨在为贵州石漠化山区发展芒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