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用1.8%阿维菌素乳油杀螨药剂3种不同用量,在木薯朱砂叶螨虫害高峰期进行防治.通过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用量的1.8%阿维菌素乳油杀螨药剂对朱砂叶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防冶效果最好,药效后14d防效仍达90.23%,比对照药剂提高20.16%.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泰国、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引进的25份木薯种质资源及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选育的65份木薯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应用12对SSR引物对80个木薯种质进行PCR扩增,获得119个扩增带形,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100~300 bp之间,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4~16个,平均为10个。根据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46为阈值,将80个木薯品系分为两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资源和所选育的种质资源丰富了中国木薯种质库,拓宽了中国木薯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进行木薯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资源的收集及管理提供了遗传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野生木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俞奔驰  盘欢  黎萍  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63+20967-20963,20967
[目的]对野生木薯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和大规模种苗繁殖。[方法]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快速繁殖。[结果]适宜野生木薯愈伤与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0.10~0.50 mg/L+NAA 0.1~0.5 mg/L;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Fe含量加倍)+6-BA 0.50~0.65 mg/L+IBA 0.1 mg/L+PVP 200 mg/L;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MS(Fe含量加倍)+0.1%AC,生根率达90%以上;在粗河沙∶细河沙=2∶1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85%以上。[结论]建立了野生木薯的快速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桄榔树属棕榈科常绿乔木,边材坚硬耐腐,髓心富含可供食用的淀粉,提制后通称桄榔粉.据<本草纲目>、<海药本草>等古书记载:桄榔粉气味甘平,无毒,用饼灸食腴美,令人不饥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桄榔粉的成分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含有较高的具有预防肠道肿瘤的膳食纤维,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等以及一定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是一种天然绿色营养保健品.  相似文献   
15.
以华南205为父本、华南5号为母本,通过人工破蕾方式、选择不同授粉时间段,测定结实率,并与常规人工授粉、自然授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破蕾技术,在木薯开花前0.5~1 h进行破蕾授粉,木薯结实率可达88.3%,畸形果率为6.6%,与其它处理呈显著差异;在不同授粉方式中,采用破蕾授粉结实率和畸形果率与常规人工杂交授粉和自然授粉呈显著差异,说明人工破蕾可显著提高木薯授粉结实率还可以降低畸形果率。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开发利用辣木茶资源,以辣木茶为原料,优化辣木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辣木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考察辣木茶多糖清除·OH自由基、·O-2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0,浸提时间105 min,浸提温度80℃,此时提取率最大为145.14 mg·g-1;辣木茶多糖对·OH、·O-2、DPPH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和‘华南205’的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采用定株观察的方法,比较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开花结实特性的差异,探究染色体加倍后对木薯开花结实特性的影响,为开展木薯多倍体材料创制及鉴定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四倍体的开花结实物候期都要迟于二倍体,且四倍体的雌花、雄花、花药、果实、种子的形态大小均大于二倍体;2个木薯品种不同倍性间花药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新选048’的四倍体会出现两性花且其雌花花被颜色与二倍体存在明显差异;2个木薯品种不同倍性间开花及坐果数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新选048’四倍体的单序总花量和雌、雄花总量显著大于二倍体的,但2个品种在不同倍性间开花及坐果数量的差异中呈现不同的规律。因此,木薯染色体加倍,可延迟开花结实的时间,增加生殖器官的大小,改变花形态特征和雌雄花的数量及花总量,但这种改变具有品种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华南205自然杂交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复合肥施用量(0~30 g/盆,折算后为0~4.246 t/hm2)施用量对木薯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加快木薯幼苗出土,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随着施用量的变化,木薯幼苗的根系生长显著增加。苗木地径、茎高、干物质积累量、苗期质量指数和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和养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减小,肥料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则显著下降。其中复合肥(N∶P2O5∶K2O=28∶6∶6)施用量10 g/盆(折算后为1.415 t/hm2)的综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构思与科学建构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同课异构”的核心精神。课堂教学构思与建构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文中对什么是课堂教学构思与科学建构的概念、如何在课堂教学构思中进行科学的建构以及它在“同课异构”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探究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有效课堂教学及教学构思与科学建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美丽马兜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丽马兜铃带芽茎段和茎尖材料为外植体进行丛芽诱导,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MS 6-BA 0.5mg.L-1(单位下同) NAA 0.05诱导和增殖效果较好。生根培养采用1/2MS NAA 0.5~1.5,生根率达80%,2周后就能得到完整的植株。移栽基质采用草碳 表土(1∶1),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