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D优10号(D297AX明恢63) 1986年在四川什邡、彭县进行小面积试制,因种源很少,母本均栽单株,亩产高的接近150公斤。1987年该组合除四川配制1900多亩外,尚有陕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开展了1亩以上的试制。这年四川因花期雨日较多,稻粒黑粉病较重,但单产仍较高。内江县初制627  相似文献   
32.
杂交水稻育性基因型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两组不完全双列杂交(6×5和4×3)组合的F_2、F_3及B_1等群体的育性分离情况的观察和分析,初步认为杂交水稻育性茎因型因组合不同而不尽一致。有些组合只具有隐性不育基因,另一些组合则既具有隐性不育基因,也具有显性不育基因,显性可育基因对显性不育基因表现出遮盖作用。隐性不育基因数在组合问的变异主要决定于不育系,而显性不育基因数的变异则主要决定于恢复系。作用育性基因数和显性不育基因数与F_1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本文还提出了根据已知育性基因型求F_2、B_1和F_3等群体的理论不育株率的公式,以及根据各群体的不育株数和样本容量估算其育性基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3  
用(冈)朝阳一号A等6个不育系与泰引1号等5个恢复系组成6×5不完全双列杂交。估算了株高、生育期等16个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杂种 F1的产量和其他性状,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这三种配合力,总称为配合力总效应(用 t.c.a表示)。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  相似文献   
34.
调整稻米结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调整稻米品质结构已是当务之急。实施调整应重点发展优质杂交稻,并根据城乡消费水平与习惯分两个层次三个阶段完成。2000~2002年,主要满足农民对新品种产量高、涨饭、口感有改进的要求,对城市居民供应口感好、第2顿饭松散的大众化优质米;2003~2005年,向城市居民供应部颁二级优势米;2006~2010年供应部颁一级优质米。并对划分两个层次三个阶段的理由及调整操作方案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5.
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的栽培生理特点及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与中等穗型的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R527的栽培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秆硬抗倒、穗大粒多、库容量大,单穗重大,产量高,且具很高的增产潜力。其茎鞘物质在齐穗后向穗部的转运量大、转运率和转换率高,但后期光合生产量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库虽大但由于源的相对不足而使库的充实度偏低。因此,增强后期光合生产力以增加源的供应是提高其籽粒充实度,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关键。D优527已具备高质量群体结构特征,对进一步发挥其高质量群体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保持力强的二九矮、V41、珍97和雅矮早为基因供体,采用聚合杂交和早代配合力测定,育成了大穗型高配合力早税不育系冈46A.并对其制种繁殖特征、可恢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冈46A花时早,柱头外露率和制繁产量高,可恢性好,配合力强.用冈46A作亲本已组配出冈优12、冈优22、冈优多系1号等21个杂交种,在南方稻区和四川区试中表现出来种优势强,适应性广,比对照汕优63或矮化S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37.
38.
调整稻米结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超高产杂交稻冈优527 四川农大水稻所用冈46A与蜀恢527组配育成,突出的特点是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于汕优63,特别适合大多数农民对新品种产量高、涨饭、口感有改进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40.
调整稻米结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谷贱伤农已成农业发展大患,调整稻米结构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粮价持续低迷.在成渝等大中城市,新米的市价不过1.6~1.8元/kg,在边远乡村,米的市价竟低至1.0元/kg.谷贱伤农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1999年5月,朱总理强调,那些品质差、不适合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要逐步退出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范围.朱总理的指示已发出了强烈的信号:调整稻米结构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