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15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态条件对水稻茎秆维管束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2.
对前中期晚稻田实施深灌水试验,探讨稻田蓄水抗旱功能的作用过程及其生态效应。设置4种灌水深度,依次为20cm、15cm、10cm、5cm。测算试验期稻田的渗漏量、植物蒸腾量、蒸发量,分析单日总耗水量的日变化动态和不同生育期的阶段性数量构成关系。结果显示:①温度是影响田间耗水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深灌具有蓄水防旱重要作用;②晚稻前中期深灌将增加水分渗漏量,却减少水分蒸发量,而不同灌溉方式下的总耗水量基本维持平衡;③晚稻前中期深灌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量,而浅灌增加了空中水蒸气补给量;④加以人为控制的防渗漏处理能减少田间水分的渗漏,达到节水目的,在红壤丘岗区稻田具有可行性;⑤晚稻前中期深灌实质上是利用了稻田的隐形水库功能,有利于抵抗当地秋季的季节性干旱。  相似文献   
83.
模糊数学及在农业上的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数学是数学的一个新分支,所谓“模糊”,即是英文的“Fuzzy”。模糊数学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这种现象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例如土壤的“肥沃与瘠薄”,植株的“高与矮”、产量的“高与低”,品质的“优与劣”等,都难以明确地分界。模糊数学诞生于1965年,创始人是美国的自动控制专  相似文献   
84.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80份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资源中维生素E的含量,并按照国标法测定粗脂肪的含量.找出了大豆资源中粗脂肪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内在关系,比较了在相同粗脂肪含量下,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维生素E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大豆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粗脂肪含量增加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在粗脂肪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栽培大豆维生素E的含量高于野生大豆.  相似文献   
85.
黄璜  陈烈臣 《作物研究》1990,4(4):29-32
以持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分析1980-1987年湖南粮食发展过程,建立三级定性定量指标体系综合评估粮食生产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和谐状态。模式强调既得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生产能力与生态效益结合,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结合。本模式具有评估因素覆盖面广、各级因素层次分明、同级因素独立性强、评估趋于科学的特点。可用于湖南省粮食生产状况分析和预测粮食发展趋势,对制定粮食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
本对湖南农业大学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成及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介绍其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7.
本文分析了南方稻区冷浸田概况,包括分布、形成、特点、判定方法及利用现状。针对南方稻区冷浸田面积较大、利用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冷浸田开发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冷浸田厢沟凼式“稻+鳖+鲤”模式效益达88 586元/hm2,产投比2.062,远高于冷浸田单种稻模式(效益1 969元/hm2,产投比1.138),也高于普通田厢沟凼式“稻+鳖+鲤”模式(效益64 860元/hm2,产投比1.761)。在试验基础上,总结了冷浸田综合种养开发利用技术要点:冷浸田厢沟凼式立体结构改造、耕作与施肥技术改良、“稻+鳖+鲤”综合种养。冷浸田综合种养开发利用对提高冷浸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农业专家系统中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产量预测的方法很多,寻找生产条件与产量的关系,是农业专家系统中“产量预测模块”所要解决的问题,将施肥,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栽培条件及灾害等各种生产条件的影响因子和系数找出来,在PAID平台上集成一个个小模块,运用ASP技术,做成适合生产者使用的简单友好界面是本课题的研究方向,通过模拟测试,准确率达95%。  相似文献   
89.
中国特用玉米研究概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糯玉米等特用玉米有了一定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特用玉米育种的历史与现状,展望了中国特用玉米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90.
晚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机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不同品种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并对CH4和N2O排放通量与水稻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CH4、N2O季平均排放通量间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9.27~14.57 mg/(m2·h)、7.16~15.28 μg/(m2·h);CH4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0~7、7~13、13~20处土壤溶液中CH4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7~13 cm处N2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H4、N2O排放通量与0~7、7~13、13~20 cm处土壤溶液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O与电导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水稻根际土壤Eh、pH、电导率以及CH4浓度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根际土壤pH与N2O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