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07篇
  112篇
综合类   884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392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64年   7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发酵床养殖技术目前在鸡、鸭、猪等禽畜养殖中得到一定推广应用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果良好效果,。但是在广西南宁地区肉牛养殖中,仍存在着成本高、养殖饲养环境恶劣差、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发酵床养牛技术的优势入手,探索分析总结适合南宁地区发酵床肉牛养殖的菌种、垫料配比,实现降低养殖成本、改善环境污染饲养环境、开展地区实现生态循环经济养殖等目标。,同时对南宁地区使用发酵床肉牛养殖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同时提出养殖及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不同颜色(白色、绿色)防虫网设施大棚栽培对豇豆生长特性、产量及豇豆主要害虫蓟马发生量的影响,为绿色防虫网栽培技术在海南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冬季~2013年春季,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白色、绿色防虫网设施大棚下豇豆生育期、株高、茎粗、节间长、叶片叶绿素指数、豆荚性状、商品产量及蓟马发生量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豇豆在绿色防虫网覆盖条件下,抽蔓期提前5d,结荚期提前1d,采收期延长7 d;而白网覆盖下豇豆的生育期推迟;同一时期内,绿网覆盖下豇豆的株高、叶绿素指数均最高;白网、绿网覆盖和露地栽培在豇豆采摘盛期的荚长、荚横径和单荚重没有差异,但绿网覆盖下豇豆商品产量比白网覆盖提高8.63%,比露地栽培提高30.87%;不同颜色防虫网覆盖栽培下豇豆蓟马发生量达显著差异(P<0.05),且绿网内蓟马发生量低于白网和露地栽培.[结论]绿色防虫网覆盖栽培能增加豇豆产量,减少蓟马危害,建议在海南南部冬季豇豆种植区推广绿色防虫网.  相似文献   
103.
吴师强  黄国宁 《热带林业》2014,(4):I0002-I0002
日前,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副司长孙光芝率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对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承担实施的“越南黄花梨种源及培育技术引进”项目进行了现场查定。专业组由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薛建辉、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处长侯小龙和广东省林科院院长张方秋组成。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原副司长李兴、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田亚铃、海南省林业厅科技处和省林科所有关负责人等陪同检查。海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亚东出席了验收查定会。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斜带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症(VNN)的防除措施,包括切断NNV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途径。近期该病在广东省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得到有效的控制,具体措施为:亲鱼的健康管理,亲鱼在产卵前用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亲鱼产卵及仔稚鱼饲育水体的消毒处理,受精卵消毒,育苗池及育苗器具的消毒,育苗车间的隔离等。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红鳍东方鲀仔鱼对轮虫的摄食量和昼夜摄食规律,我们对孵化16天的仔鱼进行轮虫日摄食量的试验。结果表明,16日龄的仔鱼,平均全长7.015mm,轮虫日摄食量为360个/尾,昼夜比例为79.0%和21.0%,在9:00到11:00及17:00到19:00出现摄食高峰。  相似文献   
106.
斜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 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 7.5~8.5的海水中,培育至36 d,发育最快的斜带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42 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斜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研究了从刚出膜到全长60mm光倒刺鱼巴鱼苗的精养技术,对从出膜至15mm、15∽40mm、40∽60mm鱼苗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放养、投饲、管理、防病技术,效果很好,全程培苗成活率高达82%。  相似文献   
108.
大亚湾翡翠贻贝增养殖技术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4年在大亚湾西北部的哑铃湾开展翡翠贻贝的延绳式及筏式吊养增养殖试验,养殖面积约9.1ha,总产量406t。种苗来源中有40%为人工培育苗,其余为天然苗。两种吊养方式的贻贝经1至1.5年的养殖,壳长可达70-80mm。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苗可补充天然苗的不足,延绳式为最佳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以芒果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正交试验对模板DNA含量、引物浓度、2×Taq PCR Master Mix含量进行3因素5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PCR(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30 ng模板DNA、0.3μmol/L引物、10μL 2×Taq PCR Master Mix,总体积为25μL。运用该体系对10份芒果种质材料进行验证,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10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36对引物组合。  相似文献   
110.
在莆田市开展东方杉不同规格营养袋苗培育及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东方杉袋苗苗高、冠幅均随着营养袋的规格增大而增高,但不同规格营养袋间苗木高生长量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从不显著到显著,苗木冠幅生长量间差异也逐渐加大;东方杉袋苗造林与带土球苗木造林相比,成活率高、缓苗期短,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