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8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采用14个大麦染色体标记性状材料,对大麦突变体76-2104进行了多节矮秆性状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多节矮秆性状分别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2)控制多节矮秆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第四染色体上.长节间矮生(sid)与多节的交换值为12.41±2.05%.三叉芒K与多节、矮秆两对性状之间的交换值分别为47.80±4.07%和42.26±3.85%.(3)在F_2代和追踪的F_3代中,出现了正常矮秆和多节高秆两种不同于父母本的重组类型,再次确证多节和矮秆两对性状并非一因多效,而呈紧密连锁.据估算,多节与矮秆两对性状之间的交换值在不同组合表现为4.46~12.51之间.所分离出的正常节矮秆重组体在大麦育种中可作为矮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个大麦品种(系)(16个二棱、4个多棱)的冠层性状及穗部经济性状的差异性及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除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及单株有效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研究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0.80),其余各性状的遗传力相对较低,3)二棱大麦每穗粒重与千粒重、每穗粒数间正相关极显著,而千粒重无明显相关。4)二棱大麦上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棱大麦只有倒三叶面积与穗长正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球茎大麦法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的技术要点和利用球茎大麦进行大麦抗病育种的前提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的球茎大麦在抗病基因转移效率上的差异 ,找出了以 PB8为最佳抗病基因供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