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7篇 | |
综合类 | 25篇 |
农作物 | 40篇 |
植物保护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苄嘧磺隆与尿素混用对陌上菜吸收除草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4C-苄嘧磺隆与尿素混用,处理后1h,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 (Krock.) Philcox]植株的14C放射性计数达到高峰.然而,14C-苄嘧磺隆单用,陌上菜植株的14C放射性计数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增加,直至48h仍显著低于1h的除草剂与尿素混和的14C放射性计数.处理后24h,14C-苄嘧磺隆在陌上菜植株中的分配以根系最高,茎次之,叶最低.14C-苄嘧磺隆+尿素浸根,促进陌上菜植株对除草剂的吸收,但涂抹叶片时,无论单用还是混用,陌上菜植株均不吸收除草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苗期接种法和大田成株期接种法,对5个具有不同纹枯病抗性的水稻品种Lemont、武育粳3号、Jasmine85、C418和YSBR1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结果表明,30个来源不同的纹枯病菌接种5个品种后,5个品种苗期表现出明显的抗感差异,30个菌株之间致病力差异亦明显,且品种与菌株之间互作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从30个菌株中筛选出5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分别为GD118、C30、E67、YN7和YN3)进行水稻品种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水稻品种成株期的抗感差异亦显著。 相似文献
4.
5.
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曲病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对水稻生产危害严重,不但影响产量还降低其品质。稻曲病发生后(出现稻曲球)就很难防治,只能预防不能治疗。适时打药是高效预防稻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2而言,在破口前10~13 d用专化杀菌剂预防1次、破口期再预防1次的处理防治效果最好,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94.59%和98.33%;仅在破口前10 d或13 d喷1次药预防的处理,穗防效分别为86.95%和87.36%,病情指数防效分别为94.98%和95.99%。鉴于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准确确定具体哪一天是破口前的第10 d或第13 d,本研究采用水稻生理学性状"叶枕平"(剑叶叶枕与倒数第2叶叶枕持平,或叶枕距为零)界定为最佳打药期,即稻田中1/3~1/2水稻植株处于叶枕平为第1次打药预防稻曲病的适期,第2次打药适期为破口前。 相似文献
6.
7.
8.
9.
中国稻瘟病菌种群分布及优势生理小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着重概述了中国主要水稻产区稻瘟病菌的种群分布与生理小种的组成状况。目前东北稻区稻瘟菌主要种群为ZF、ZD、ZE和ZA,出现频率分别达到23.2%、22.2%、15.6%、12.3%。西南稻区以强致病力菌株ZA和ZB为主,四川省内ZB种群频率高达53%,ZA为22.3%;贵州省的优势种群为ZB、ZA和ZG,出现频率分别为41.4%、18.5%和10.7%。华南稻区主要种群为ZB和ZC,出现频率分别为28.0%和37.0%。华北稻区以致病力较弱的ZE、ZF和ZG群体为主,出现频率分别达到21.5%、22.1%和44.3%。华东稻区主要种群为ZB、ZG、ZC和ZA,出现频率分别为43.3%、25.0%、13.9%和123%。华中稻区主要是ZA、ZB、ZE和ZC,出现频率分别为34.9%、28.8%、21.4%和14.1%。西北地区水稻种植较少,但以致病力强的ZA和ZB群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