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2篇
  56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变相搞房地产、加重农民购房负担、社区选址不合理、拆迁补偿不合理等不良现象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和纠正这些不良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基于水分和原位电导率的西宁盆地盐渍土含盐量估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西宁盆地黄土状盐渍土导电特性与土体本身含水率和含盐量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土体洗盐试验基础上,测得了不同含水率和含盐量条件下黄土状盐渍土电导率,分析了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土体含盐量一定条件下随着土体含水率增加土体电导率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二者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土体含盐量愈高条件下土体含水率增加对电导率的影响则愈为显著。在土体含水率一定的条件下,土体电导率随着含盐量增加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二者之间符合线性函数关系;当土体含水率相对较高时,含盐量增加对电导率的影响程度亦较为显著。对建立的区内黄土状盐渍土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R2=0.995)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在10%之内,表明模型可有效确定含水率大于5%且小于25%(?5.52%)及含盐量为0.18%~2.18%条件下黄土状盐渍土的含盐量。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黄土状盐渍土其盐渍化程度划分、工程地质特性评价,以及土体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现象的科学防治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根据护坡植物选择原则及植物生态特性,结合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及护坡植物的研究应用情况,筛选出了30余种适宜的护坡植物,并提出了护坡植物的建植原则、方法、模式及建植后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4.
定量研究延河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和未来可拦沙潜力,对流域淤地坝建设效益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延河流域1952—2018年的径流输沙数据和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中的骨干坝建坝年限、控制面积、总库容和淤积库容等资料,构建了延河流域骨干坝拦沙量反推计算模型,计算了延河流域骨干坝逐年拦沙量与减沙贡献率,预测了骨干坝未来可...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板栗选优技术的改进方向,作者积多年树木选优实践经验,对70年代辽宁省栗树选优标准、方法加以改进,把原6项选择指标减少为4项。实践证明,用单位树冠投影面积产量、每500g平均所含栗果数、连续3年结果母枝比率、总苞内平均坚果粒数4项考评指标进行栗树优株选择,不但省工省时,而且还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76.
水陆稻品种旱育秧苗生长和抗旱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7.
现阶段如何做好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科学依据,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水稻区试工作向科学、公正、规范的方向发展,本文提出水稻区试应该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8.
黄土高原小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分段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流域尺度侵蚀产沙预报模型是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岔巴沟流域为例,建立了流域侵蚀产沙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缺省因子检验法分析各因子对流域侵蚀产沙的敏感程度;建立了基于敏感因子与分形信息维数的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分段预报模型,并加以验证。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很好地定量描述流域水沙耦合关系;径流侵蚀功率和径流深对流域次降雨侵蚀产沙的敏感程度与流域地貌形态的复杂程度有关;以分形信息维数为界限,分段引入径流侵蚀功率和径流深,当Di0.8308时,采用径流侵蚀功率预测精度要高于采用径流深的预测精度,当Di0.8140时,采用径流深预测精度要高于采用径流侵蚀功率的预测精度。该侵蚀产沙分段预报模型的建立和方法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其他侵蚀产沙模型有一定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9.
利用径流冲刷试验,在不同植被格局的坡面上,对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格局的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量下,各个植被格局对于坡面产流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植被格局坡面的累积产沙量呈现出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是坡面累积产沙量的差异都是随着流量的增加反而减小了。各个植被格局坡面的累积径流量过程与累积产沙量过程之间呈相关性非常显著,相关系数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0.
分形理论为流域地貌形态等复杂体系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T具.以室内流域模型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高精度摄影测量获得的模型流域不同发育时段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采用变分法计算了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并对分形维数与地貌因子沟谷密度和地面割裂度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形态在无标度区间内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准确的反映流域地貌表面的复杂程度;流域地貌形态在流域发育的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并且与沟谷密度和地面割裂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分形维数作为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的量化指标为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中宏观地貌形态因子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