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8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辽宁省盐碱地区地肤子的栽培及其发展前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地肤子学名扫帚菜,生长在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院,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和甘肃等地,但都是农家零星的种植,做为扫帚。近年来,日水利用地肤了的籽实,加工成黑鱼籽凿和饮料,在欧美市场销售。因其属植  相似文献   
22.
<正> 盐碱地实行种稻改良,在解决排水工程之后,由于长期淹灌和排水淋溶的作用,使土壤及地下水含盐量显著降低,此时决定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益的突出因素是土壤肥力问题。经过多年试验和示范,我们认为,采取水稻留高茬的办法,做为稻田基肥,是解决水田地区有机  相似文献   
23.
<正> 盘锦沿海地区的苇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和平原中的洼地上,面积为120余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0.2%,素有全国第一大苇田之称,发展经济潜力很大,是本区的一大资源优势。一、苇田土壤的形成盘锦沿海苇田,所处地势低洼,地下水  相似文献   
24.
25.
根据“最佳模拟配合法原理”,采用饱和设计,研究了多穗型水稻新品种盐粳68产量与插秧密度及N、P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品种在盘锦稻区获得9750kgh/m 2以上目标产量的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盘锦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包括:一要完善田间工程,培肥地力;二要选择具有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群体光合生产率高、源库协调、耐肥抗病、偏大穗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三要通过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完善肥水管理、综舍防治病虫害技术等措施培育水稻超高产株型,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群体光合生产率、粒叶比,从而提高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27.
1种稻对滨海盐碱土改良的效果1.1加快土壤脱盐过程种稻前1m土层含盐量为0.533%,经种稻五年降至0.235%,种稻15年降至0.119%,种稻35年降至0.114%。从多年变化规律看,稻田土镇盐分是处于淋溶大于或平衡状态的年循环变化过程。土壤继续向脱盐化方向发展。1.2加速了地下水淡化层的形成1994年在大连地区多点调查,地下水淡化层厚度达2.0~3.sin。目前该区滨海盐碱土经过几十年的种稻改良,大部分地区已形成了矿化度2~3g人的20~3.sin深的地下水淡化层。为稻田旱作或实行水旱轮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3加速了土《肥沃淡土层的建…  相似文献   
28.
水稻育苗基质研发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次研发的水稻育苗基质,经过初步试验,对稻苗的生长情况、营养吸收情况以及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基本确立了基质配方方案,避免了传统育苗的某些弊端,并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29.
测土配方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的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配以有机肥,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既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获得增产,又能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到用地与养地兼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测土配方施肥各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稻谷6.8% ̄20.2%,增收89.2 ̄258.4元/667m2,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30.
<正>大头菜即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原产中国,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芥菜的主侧根分布在约30厘米的土层内茎为短缩茎,叶片着生短缩茎上,有椭圆、卵圆、倒卵圆、披针等形状,叶色绿、深绿、浅绿、黄绿、绿色间纹或紫红。欧美各国极少栽培,起源于亚洲。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载了医用芥菜的医用价值。芥菜喜冷凉润湿,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