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68篇
  55篇
综合类   480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93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施氮量对大豆抗旱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大豆光合生理指标、抗旱生理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三个施氮量中,光合生理指标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抗旱生理指标除叶片相对含水量是以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之外,其他如叶绿素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为施氮量72 kg/hm2处理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17 g/hm2处理,以施氮量27 kg/hm2处理最低,施氮量72 kg/hm2处理比施氮量27 kg/hm2处理增产24.41%,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耕层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27 kg/hm2处理提高6.22%、24.26%及24.29%;随着施氮量增加,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磷含量、粗脂肪含量增加,117 g/hm2处理的粗蛋白含量比27kg/hm2处理降低9.34%,磷含量及粗脂肪含量比27 kg/hm2处理提高29.25%及23.49%.总之,适当增施氮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及代谢活性所造成的伤害,明显改善大豆的光合特性,提高了大豆的抗旱能力,进而提高了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大豆籽粒的粗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豆的品质,但施氮量不宜过高,否则对大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92.
2006年8月3—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8月3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任艾立民、报刊司副司长林江及来自全国各地报社的社长、总编在汇源集团总部参加了本届年会“沟通·共赢——和谐社会中的媒企关系”专题论坛。在8月5日上午举行的“全球背景下的传媒国际影响力建构”主题分会上,汇源集团朱新礼总裁发表了题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企使命》的演讲。本刊特予转载。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根域限制栽培葡萄树与冬小麦的间作效应,在5年生根域限制栽培葡萄树(品种醉金香,南北行向定植)的4 m宽行间间作冬小麦(品种烟农19号),调查了该间作模式下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的小气候、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葡萄树萌芽、开花、软化和成熟期的温湿度、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并分析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模式有降低冬小麦的冠层温度、提高冠层相对湿度的趋势,但影响不显著;从冬小麦的灌浆期开始,葡萄树在上午和下午分别对冬小麦种植区域的东侧和西侧产生遮荫,间作冬小麦冠层的日平均光照强度约为单作冬小麦的90%;间作冬小麦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优于单作冬小麦,且在孕穗期表现出明显的边行优势;间作冬小麦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单作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单作冬小麦且边行优势显著,增产幅度达35%;间作模式对根域限制栽培葡萄树的温湿度、净光合速率及产量无影响;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是单作冬小麦的16.3倍,比根域限制栽培单作葡萄增加5.8%。综合来看,该间作模式不影响葡萄树的温湿度、净光合速率及产量,但促进冬小麦生长发育并增加边际效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94.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强效的抗菌与杀毒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DNA病毒及RNA病毒都具有抑制活性.由于茶多酚无毒副作用、具有保健功能等特点,对机体无刺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疗卫生等行业.茶多酚抗菌杀毒的作用使其有望成为防治疾病的新型生物活性分子,为感染性疾病防控研究提供新思路.作者...  相似文献   
995.
深松促进春玉米干物质和磷素的积累与转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深松对春玉米干物质和磷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旋耕(R)、深松+旋耕(S+R)2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S+R处理显著(P<0.05)提高2个品种春玉米的产量、吐丝期干物质和磷积累量、干物质和磷转运量,尤以郑单958表现明显;磷收获指数、磷吸收效率、磷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S+R处理高于R处理,其中郑单958磷收获指数、磷吸收效率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先玉335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深松能促进春玉米干物质和磷的积累、转运,提高磷的收获指数、吸收效率和偏生产力,但不同玉米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郑单958产量和磷效率对深松更为敏感。该文可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玉米叶片SPAD值与其高光谱特征之间的品种差异,构建不同玉米品种叶片SPAD值估测模型,并对模型应用范围进行验证。【方法】通过大田试验,测定多个玉米品种叶片的SPAD值及其高光谱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和筛选玉米叶片SPAD值与相关光谱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利用偏差率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不同玉米品种叶片的SPAD值与其高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导数的相关波段存在差异,但品种间差异较小,关系最密切的波段均处于560和700nm附近。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进行比较时,出现"红移"现象,"红移"规律与各品种叶片SPAD值大小表现一致;叶片SPAD值与光谱反射率一阶导数的显著相关波段在510,615,690和740nm附近。在构建估测模型时,以单波段光谱参数构建的模型估测效果较组合波段构建的模型好,且模型类型为多元方程和指数方程。以单一玉米品种叶片光谱参数建立的模型可以对其他玉米品种叶片的SPAD值进行估测,但估测精度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结论】以高光谱560nm附近波段反射率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对不同品种的玉米叶片SPAD预测值偏差率普遍小于5.00%。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深耕方式对土壤三相比及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先玉335为材料,采用条深旋(TS)35 cm、深松(SS)35 cm、深翻(SF)35 cm三种深耕方式,以浅旋耕作15 cm为对照,通过测定土壤三相比和玉米根系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探明不同深耕方式对土壤三相比及玉米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通过提高土壤的气相比和液相比降低固相比,使得耕层土壤结构指数(GSSI)升高,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SD)降低,使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更加逼近理想状态;SF能够显著改善耕层20~60 cm土层的土壤物理结构,SS对40~60 cm土层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较为明显,SS和SF的土壤改良作用效果好于TS;深耕条件下玉米的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均高于浅旋耕处理,土壤中下层根系的生物量明显增加,并且0~0.5 mm径级的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较大;在玉米根系根长的分布中0~0.2 mm径级的根系所占比例最大,在根表面积的分布中以0.1~0.3 mm径级的根系为主;土壤气相比与玉米根系的细根长和细根表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液相比和固相比则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深耕能够改良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密度降低,含水量升高,同时增加了玉米根系的根干重、根长和根表面积,根系中细根所占比例增大。土壤三相比与玉米根系的细根长和细根表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气相比会促进玉米细根的生长,较高的固相比和液相比会抑制细根的生长,土壤三相比共同影响玉米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8.
浙江遂昌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浙江省遂昌县以科技创新、基础建设、管理组织、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建设为重点,开展了"浙江省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本文从经营观念、技术机制、推广机制、投入机制和工作方法等5方面入手,探讨了园区建设中的经验,并提出了下一步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999.
蜂窝状活性竹炭帘的研制及在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竹炭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和六角形分子稳固结构的性能,将竹质活性炭、壳聚糖、纤维素及添加剂合成蜂窝状活性竹炭帘应用于水污染处理,解决了传统活性炭无法固定、机械强度不足、吸附后无法脱释的问题。在生物法污水处理中,可为微生物成长环境提供生长膜,节约大量的絮凝剂,用于臭氧法污水处理降解COD可起到再生脱释,达到重复利用、持续吸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200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和环保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降、美国次贷危机等各类原因,国内许多中小企业的日子很难过.对于我们农机行业来说,好多企业也无法幸免,正如东风农机董事长宣碧华所说的"上半年是成本压力,下半年是生存压力."记者到一些农机企业采访时经常听到一些企业领导对2008年企业赢利能力的不乐观预期的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