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选育和应用抗旱小麦品种,是解决旱地小麦单产低而不稳,实现旱作麦区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豫麦48号是洛阳农科所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荣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贰等奖.  相似文献   
52.
冬小麦沉降值的杂种优势表现和配合力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丰产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不显著,而优质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达到极显著差异,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了显著水平。内乡188、豫展1号、豫麦34、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都较高,平均优势正向优势的组合数远远小于负向优势,而超高优势均为负向优势,是理想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3.
以2005年度河南省征集的地方小麦新品种为材料,将其划分为3类粒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GB/T国标法进行品质测定,用国标法校正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数据。研究表明,近红外小麦品质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测定结果相关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 说明近红外测定结果需经进一步校正方能作为准确结果进行参考;2种方法对不同粒质品质测定结果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基本趋势是随角质程度增加,参试小麦主要品质性状近红外测定准确性下降,差异增大,因此,对不同粒质品种品质结果需依据不同的校正方程进行校正。不同粒质材料经2种方法测得的结果经Sigma plot、SPSS等软件分析和最优方程拟合,得到各自的一元二次校正方程,方程校正后,近红外品质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校正值与国标法测定结果吻合程度较好,湿面筋含量次之,而沉降值吻合程度较差,因此沉降值无法进行近红外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54.
旱地杂种小麦优势测定及亲本组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旱作条件下,选用水旱两种生态型的小麦品种各4个,组成4×4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折了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超标优势和杂种优势,并对其遗传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旱品种间杂交,其F1杂交优势普遍存在.F1杂种生态型是以千粒重为主,兼顾穗粒数,表现为重穗型.杂种F1产量性状变异受水地亲本影响大,旱地亲本对株高、穗下节长,单株穗数等与抗旱性密切的性状影响明显.水旱两种生态型品种杂交,易于实现抗旱与丰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抗旱育种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55.
豫麦 48是利用杂交育种理论 ,采用水旱交叉选择而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统计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 ,该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较好 ,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对其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 ,结果表明 :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穗粒数 ,其次为公顷穗数 ,因此 ,豫麦 48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应是保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注重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56.
在江西万载县中潴灰鳝泥田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是限制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是钾。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2.02、8.47、3.92 kg/667 m2。  相似文献   
57.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以豫西地区种植的 6个主要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 ,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拟合 ,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参数 ,用相关与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干旱条件下籽粒灌浆速率对小麦粒重形成作用显著 ,而灌浆持续时间与粒重形成无显著相关关系 ,特别是提高渐增期和快增期灌浆速率对提高粒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8.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时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各级多点试验示范中连续3年夺魁,取得了5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该品种一般产量为6000~6750kg/hm2,高产潜力可达8250kg/hm2以上。2006年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59.
洛旱2号小麦产量分析及对旱地小麦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7-2001年度洛旱2号的区试及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旱2号具有综合抗性好、抗旱、中早熟,适应性广的特点,在产量性状方面,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成穗数多,产量三要素协调,高产稳产性好,是适宜河南省旱地种植的一个理想品种。通过对洛旱2号的选育分析认为:对旱地小麦品种性状的改良上产量与抗旱性的选择可独立进行,注重水旱交叉选择,在保证其抗旱性的基础上提高其丰产稳产性能。  相似文献   
60.
小麦新品种洛麦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麦一号(原名洛阳8716)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7年采用太谷核不育杂交育种技术选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高肥组区试,2000—2002年参加河南省晚播早熟组生产试验。2002年8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几年来,在各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洛麦一号不仅高产稳产、穗大粒多、长相清秀、抗病耐热,而且内在品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适应水肥地中晚茬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