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5篇
  4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71.
马娟 《农家参谋》2022,(2):103-105
本文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内涵与功能入手,讨论共同富裕视角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阐述共同富裕视角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如何在共同富裕视角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2.
为明确小麦孢囊线虫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孵化特点,于2011年6月30日将田间分离的新鲜孢囊分别置于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深度,同时利用自动温度记录仪测量相应土壤深度的温度变化,每周或两周检测1次孢囊孵化数量,连续检测3年。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下孢囊主要在试验第二年的3-4月份孵化。在第2年3月份不同土壤深度中的孢囊孵化率具有显著差异。在3月31日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依次为83.45%,61.92%和48.64%,三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到4月上旬,地下1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高达92.45%,显著高于其他土壤深度中的孢囊孵化率,而地下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分别为82.54%和81.04%,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试验第一年结束(6月17日)地下10cm、20cm和30cm土壤中的孢囊孵化率依次为95.22%、92.59%和94.82%,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之后2年,孢囊持续孵化,但孵化数量很少。在试验结束时,孢囊内还有1.66%~2.45%的卵尚未孵化。说明当年形成的孢囊,其孵化主要发生在莅年的3-4月份,而且在早春,孢囊处于土壤深度越深,孵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   
174.
正近年来,漯河市引进美国斑点叉尾鮰进行高产健康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美国斑点叉尾鮰的生长快,抗病能力很强,适宜在本地区发展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因水质调控不力会出现一些病害,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现将美国斑点叉尾鮰鱼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防治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美国斑点叉尾鮰疾病预防措施斑点叉尾鮰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75.
为明确蔬菜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在日光温室中的种群动态,对河北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土壤中及根系上的线虫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土壤中一年四季均可检测到2龄幼虫(J2)和卵。土壤中J2和卵的数量在7月中旬作物收获时达到高峰(450.1条/100mL土和333.4粒/100mL土),在7月19日—9月14日作物休闲季节均呈下降趋势,12月下旬秋冬茬作物收获时分别达到30.3条/100 mL和176粒/100mL土。对冬春茬黄瓜,J2大量侵入期在3~5月,高峰期在3月下旬;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和5月中下旬;4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和6月中下旬;根结数量在6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对秋冬茬黄瓜,J2和3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均在10月中旬;4龄幼虫发生高峰期在10月下旬;12月下旬根系内雌虫数量和根结数量在秋冬茬黄瓜收获时达到高峰期。对一年两茬日光温室黄瓜,根结线虫对冬春茬的危害重于秋冬茬。  相似文献   
176.
针对一起电压分段器失电后合于无故障线路后未正确合闸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有效减少非线路故障而引起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7.
四川省会东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建设内容符合要求,工作措施扎实有力,结构调整力度大,综合效益显著;财务管理科学规范,账目清楚,资金使用恰当合理;规章制度健全规范”。注重“八强化”: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规划,抓热点难点;强化项目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树立工程良好形象;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强化部门协调,整合项目资源;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立足优势产业;强化科技,提高改后效益;强化项目工程检查验收,建立管护制度,努力实现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8.
马娟  呼海艳  马彬  姚卓 《北方园艺》2008,(6):114-116
通过对关中地区能够露地越冬的常绿阔叶树种的种类调查,提出关中园林中可应用的常绿阔叶植物大致有130种,包括常绿阔叶乔木和小乔木29种,常绿阔叶灌木54种,常绿藤本13种,竹类34种.  相似文献   
179.
大豆脲酶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大豆脲酶的国产化途径,对市售大豆进行了脲酶提取研究。用乙醇水溶液从市售大豆中提取出了大豆脲酶,测得该脲酶的Km值为3.576×10^-2,1.0mL提取液的酶活力为26.58U。大豆脲酶分解尿素的产物为铵氮,借助钠氏试剂比色法和凯氏定氮法对生成的铵氮进行了比色分析,进而从乙醇浓度、固液比、pH值考察了脲酶的最佳提取条件。确定的最佳乙醇浓度为30%、固液比为1:10,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180.
利用WGCNA鉴定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共表达模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株高和穗位高是玉米株型的重要影响因子,与产量性状紧密相关。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是探索基因网络与特定性状间关联关系的重要方法,为株高和穗位高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新途径。本研究利用郑58、掖478、昌7-2和黄早四及其组配的杂交种郑单958、安玉5号、郑58/黄早四和掖478/黄早四,结合其在45,000株hm–2和67,500株hm–2条件下的转录组数据,采用WGCNA构建了2种密度条件下的共表达网络,分别得到24个和21个共表达模块,并鉴定到与株高和穗位高显著且高度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0.50)的共表达模块15个,其中两性状相同的模块共6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穗位高共表达模块主要参与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响应光刺激、植物激素、碳水化合物合成/代谢等重要活动。根据模块内基因的连接度,发现乙烯响应因子EREB14、硫胺素酶TENA2、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谷胱甘肽转移酶GST2和琥珀酸脱氢酶SUDH7等是模块内的核心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