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8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8篇 |
农学 | 112篇 |
基础科学 | 125篇 |
122篇 | |
综合类 | 804篇 |
农作物 | 129篇 |
水产渔业 | 57篇 |
畜牧兽医 | 421篇 |
园艺 | 155篇 |
植物保护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78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100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98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3篇 |
1960年 | 5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本研究旨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木霉(Trichoderma guizhouense) NJAU 4742(NJAU 4742)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探究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可能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链特异性RNA-seq技术,对重寄生过程中与病原菌互作接触前、后以及独立培养的木霉菌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生物信息学流程,识别lncRNA并用RSEM和DESeq2软件分析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对lncRNA的靶标预测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探索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可能参与的调控作用。[结果]在木霉NJAU 4742中识别了1 676个lncRNA,其中包含1 049个基因间型lncRNA,590个反义型lncRNA,32个正义型lncRNA以及5个内含子型lncRNA。与编码基因相比,lncRNA的外显子数量偏少,序列长度偏短,表达量偏低,在基因组上的跨度偏短。靶标预测结果显示:1 496个lncRNA能够靶向2 269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1 492个lncRNA以顺式作用形式靶向2 262个编码基因,4个lncRNA以反式作用形式靶向7个编码基因。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代谢过程(metabolic process)、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和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是lncRNA靶标分布数量较多的3个类别。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转运与分解代谢(transport and catabolism)和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是lncRNA靶标分布数量较多的3类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147个lncRNA靶向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和蛋白酶的基因以及次生代谢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其中30个lncRNA在重寄生过程中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有10个lncRNA的表达和靶标基因显著相关。[结论]木霉在NJAU 4742中存在长链非编码RNA,部分成员参与对病原菌重寄生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2.
为筛选适宜临夏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促进旱作生态区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在临夏县川塬灌区覆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3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生物产量高于对照品种豫玉22号的品种共8个,其中铁研53、京九青贮16、大京九26较高,分别为123 297.8、121 464.4、119 172.6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14.47%、12.77%、10.64%;屯玉168、陇青贮1号、瑞青贮616、金穗1915、大唐8号分别为118 714.3、117 339.2、114 130.7、110 005.5、108 638.8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10.21%、8.94%、5.96%、2.13%、0.86%。依据青贮玉米品质分级标准,佳玉1017达到一级;屯玉168、陇青贮1号、金穗1915、京科627、登海3721、瑞青贮616达到二级。综合产量和品质因素,屯玉168、陇青贮1号、金穗1915、京九青贮16、大京九26、瑞青贮616适宜在临夏地区推广种植,铁研53作为高生物产量、佳玉1017作为高饲用品质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43.
144.
基于微根管技术的玉米根系生长监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为了研究玉米根系生长规律,该文利用固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设置的大型根剖面系统,采用微根管观测法,对试验地上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根系生长动态进行定期直接跟踪监测,并以方形整段标本法作为参照标准,对试验数据采用MATLAB软件辅助图像处理和现代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根管法与方形整段标本法对得出的根长密度随深度增加呈递减型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83以上,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由观测数据建立的回归方程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玉米根系生长规律,进一步表明微根管法是一种破坏性较小、可准确定位跟踪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动态变化的先进技术,对植物根系生长研究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吡虫啉、杀虫双和敌百虫3种农药树干注射法防治荔枝蝽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研究吡虫啉、杀虫双、敌百虫3种药剂防治荔枝蝽象在荔枝树叶中的残留分布。[结果]吡虫啉和敌百虫能快速分布到树干中,杀虫双则缓慢在树干中分布;农药持续时间长,敌百虫残留时间最长,9 d后残留量仍高达0.312 mg/kg,吡虫啉次之,9 d只有0.015 mg/kg,杀虫双最差。[结论]该法防治药效长,污染小,几乎不杀伤天敌,不受天气影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6.
147.
一支箭(纯头瓶尔小草)系多年生草本,高7—20厘米,根茎短粗,肉质须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收。生长于湿潮原野和山坡及森林内。庆阳、合水、华池等地区均有分布,农民相传“家有一支箭‘不怕毒蛇咬八遍”。笔者于1969—1988年, 相似文献
148.
活性炭的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常被用作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工业、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目前水污染物种类繁多,对水质要求高,传统的活性炭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通过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其对特定物质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改性由此成为热点.从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微生物改性等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活性炭的改性技术,概括了不同改性方法的特性,并比较了不同改性技术改性前后对水中特定吸附质吸附性能的差异,为活性炭的改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9.
150.
我应用《金匮要略》所载“大黄甘草汤”加金银花,治疗幼畜便秘病屡验不爽,介绍如下: 用大黄9克、甘草6克、金银花9克,加水适量煎沸,再用文火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候温灌服。头汁服尽尚不排粪者,将药渣加水重煎,服法如前,直至通便为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