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7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指导菊芋生产应用和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针对4份优良酱菜型菊芋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产量变化差异极显著,11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40cm,13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40~50cm,14号品种适宜播种株距为30cm,36号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40cm。  相似文献   
112.
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不同垄距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马铃薯传统栽培方式块茎产量低、商品率低、易烂薯等问题,采用地上垄体栽培模式,应用不同垄距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块茎产量、块茎商品率及畸形薯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垄距在80 cm及以上时,晚疫病发生较轻且病情蔓延速度慢;80 cm垄距单位面积块茎产量最高;垄距在85 cm时薯块的商品率最高,绿皮薯率最低,垄距在90 cm时畸形薯率最低,烂薯率最低的处理是垄距80 cm,因此建议生产上应用80 cm垄距,以达到最大的单产水平及最低的烂薯率.  相似文献   
11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灰斑病短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大豆灰斑病的大发生年能够准确及时地预测病害发生情况,避免严重的损失,于2005~2013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定点、定期调查大豆灰斑病的发生情况,并采集大豆灰斑病侵染期的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大豆灰斑病的流行进行了短期预测,得方程:Y=-62.22-0.54 X2+0.16 X4+0.19 X5+0.12 X6+0.12 X7-0.07 X8+0.13 X9。利用该方程对2011~2013年进行回归拟合,可以看出其拟合效果非常好,因此,可利用该方程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灰斑病的发生发展进行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14.
文章设计出了玄关灯启停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在门框架内设置启停控制盒,并通过活动连杆控制触点的开断,实现了玄关灯自动打开和关闭的控制。该装置具有结构原理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节约电能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甜瓜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熟期、生长势及抗病性、丰产性、外观及耐储性等方面将6个甜瓜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性状均不错,生态003产量比对照高出32.34%,其它品种均高出20%以上。  相似文献   
116.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从鸵鸟蛋中提取出了能遏制杉树和丝柏花粉过敏的抗体。研究小组准备与厂家合作,生产能抗上述过敏的口罩和空调过滤器,并将很快开始销售。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对合丰56、合丰55、合丰50等13个主栽品种进行了大豆疫霉菌1号小种的盆栽接种和大田接种抗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丰55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7.41%,与其它品种相比,除了垦丰16和绥农28外,差异极显著。其在大田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3.33%,与其它品种相比,除垦丰16外,差异显著;大田接种减产率为3.84%,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垦丰16在盆栽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24.81%,与其它品种相比,除了合丰55和绥农28外,差异极显著;在大田接种鉴定中表现为抗病,死亡率为6.67%,与其它品种相比,除合丰55外,差异显著;大田接种减产率为5.19%,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合丰55和垦丰16具有良好的抗性,大田接种试验表现减产率低,是适合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8.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11号、17号、21号、24号;其中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60%,3号、11号、17号为15%,9号、21号、24号为5%.  相似文献   
119.
120.
顾鑫 《农学学报》2015,5(11):26-29
为明确不同大豆栽培密度下菌核病的病情指数及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于2014 年设3 个密度处理,分别为:25 万株/hm2、30 万株/hm2、35 万株/hm2,在大豆花期测定田间平均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茎秆强度、茎秆粗度、菌核子囊盘萌发个数5 个影响因子及8 月末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密植尽管增产,但病情指数提高了,其主要原因是茎秆强度的减弱及子囊盘萌发个数的增多导致了菌核病发生严重,以后在密植的生产田中如果田间子囊盘萌发过多,应对菌核病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