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7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海南省的92份鹧鸪茶种质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咖啡碱含量和氨酚比等5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鹧鸪茶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游离氨基含量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是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氨酚比。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70%,能够反映5个品质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基于各种质在5个品质性状上的差异,对92份鹧鸪茶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第Ⅰ、Ⅱ、Ⅲ类3个类群,第Ⅲ类群综合表现最好,抗氧化的保健功效突出,且咖啡碱含量最低,可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鹧鸪茶的开发利用以及优良无性品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以香草兰花芽和叶芽功能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在香草兰花芽分化期,叶芽和花芽功能叶N含量呈上升趋势,P、K呈下降趋势;Mg、Mn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Cu、Zn反之;Ca、Fe、B含量波动频繁且花芽和叶芽功能叶变化不一致。整个香草兰花芽分化期中,花芽功能叶N、P、K含量均低于叶芽功能叶,Mg、Mn、Cu、Zn含量高于叶芽功能叶,二者的Ca、Fe、B含量呈高低波动,无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43.
经过4年多的品种、技术试验表明:引进的连粳7号粳稻品种具有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整齐度好,熟期转色较好,高产、抗病,米质优良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是适合本地种植的最佳优质粳稻品种.种植时应用配套的塑盘旱育精确摆栽高产栽培技术,稻谷亩产量可以稳定在720 kg以上,比其他粳稻品种每亩增产50 kg以上.连粳7号塑盘旱育精确摆栽技术,在响水县及其周边生态条件相似区域具有1万hm2以上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44.
马槟榔是我国特有的仅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珍稀濒危野生果树,马槟榔种子中所富含的植物甜蛋白马宾灵(Mabinlin)在食品甜味剂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对我国马槟榔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马槟榔基因组DNA的RAPD技术最优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SDS-CTAB方法提取的马槟榔基因组DNA满足RAPD试验要求;RAPD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为:引物的终浓度为1.0μmol/L,dNTPs的终浓度为0.2mmol/L,模板DNA的终浓度为1600ng/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40U/L。本研究通过对马槟榔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旨在为下一步对我国马槟榔野生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5.
淮北地区麦收后焚烧秸秆的不良习惯有碍环境质量,育秧、耕整和栽插不利省工、节本、节能,小麦后水直播水稻存在品种、季节和气候对结实、产量形成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探讨麦稻双季套播技术,形成小麦、水稻双季套播全免耕栽培配套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环境,有效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有效规避不良种植方式的产量风险,实现节约增收。小麦水稻双季套播技术是一项环保、节约、安全和可持续的农业新技术。  相似文献   
46.
淮北旱茬小麦冬季受气候变化、耕作栽培、生产组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黄弱苗面积比例较大,仅响水县2009年以来,冬季黄弱苗面积常年在6%以上,占旱茬小麦的43%以上,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气候变化因素、栽培措施问题、社会组织控减灾害措施落实等诸多方面。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政策性投入的宏观干预到土地使用者经营方式的微观调节.从合作组织的社会带动到农机农艺结合方式的创新应用等全方位、深层次地解决相关问题,才能做到有效预警,实现防控减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MabinlinⅡ是我国所特有且唯一的植物甜蛋白,在体外至今没有得到具有甜味的基因表达产物。本文根据己知马槟榔甜蛋白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MabinlinⅡ基因,对基因进行剪切重组。将重组基因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3个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三株表达重组马槟榔甜蛋白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经IPTG诱导,3个重组Mabinlin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48.
介绍2010年响水县境内水稻白色颖壳现象的发生时期、发生前的气象特点、田间表现及其对每穗颖花量的影响,以为白色颖壳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马槟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护和开发中国野生马槟榔种质资源,利用RAPD技术对取自中国5个省的23份野生马槟榔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条合适的引物,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1.3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205,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728,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508。UPGMA聚类分析显示23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为0.3846~0.9519,当相似系数为0.66时可分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50.
将香蕉内生拮抗细菌KKWB-5的几丁质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旨在检测该酶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小种的抗性。PCR扩增该基因连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菌株,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并将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复性,对复性产物进行水解几丁质活性和拮抗香蕉枯萎病活性的分析。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经变性Ni2+柱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表达量达293 mg/L;稀释和透析两种复性方法中,透析复性法的目的蛋白得率较高,为84.6 %。复性后的目的蛋白具有水解几丁质的活性,同时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抗性,但抗性较弱。该几丁质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且复性后的几丁质酶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4号小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酶对KKWB-5菌株拮抗香蕉枯萎病菌的能力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