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83篇
  61篇
综合类   51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366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瓯江彩鲤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五种体色的瓯江彩鲤进行稻田、网箱和水泥池生长对比试验,探讨体色与生长的遗传-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体色与生长率存在一定程度的互作效应,在稻田中,“全红”和“麻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其它三种体色(P<0.05);在网箱中,“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的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全红”和“麻花”彩鲤(P<0.05);在池塘中,“大花”彩鲤的生长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四种体色彩鲤(P<0.01),而其它四种体色彩鲤的生长性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认为,“全红”和“麻花”彩鲤比较适合稻田饲养,“大花”、“粉玉”和“粉花”彩鲤比较适合网箱或池塘饲养。“粉花”彩鲤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建立虾中38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方法.[方法]采用50%乙腈水溶液作溶剂、QuEChERS提取盐包和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载体作吸附剂,实现了虾肉样品中38种目标物的同时提取和有效净化.目标药物经ACQUITY UPLC HSS T3(1.8μm,21 mm×50 mm)色谱柱分离,以10 mmol/L乙酸铵-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全扫描,可在10 min内实现38种农药的良好分离.[结果]虾中38种农药的定量限(LOQ)为0.5~1.5μg/kg;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1.4%~97.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7.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可用于虾中38种农药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53.
一般数百千瓦的小水电与系统并列运行时,大都采用10kV电压等级,即将机压0.4kV通过0.4kV/10kV(或0.4kV/11kV)的变压器与系统并列.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没有为小水电并列架设的10kV专用线(因一般先有10kV线路,且有负荷后才有小水电与系统并列问题).我们姑且称与小水电并列的线路为“联络线”.根据小水电出力及联络线上负荷,出现在联络线上的电流应有以下4种情况:1 小水电停发时,电流从10kV母线系统流向联络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在3种不同CO2浓度(360 μmol·mol-1、800 μmol·mol-1、1 200 μmol·mol-1)下马尾松针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当前CO2(360 μmol·mol-1)浓度下,当光强为1 000 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3.46 μmol·m-2·s-1、0.273 mmol·m-2·s-1、0.0254 mmol·m-2·s-1,针叶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800±2) μmol·m-2·s-1和(24±2) μmol·m-2·s-1.当CO2加富到1 200 μmol·mol-1时,针叶的光饱和点降低了200 μmol·m-2·s-1,而光补偿点增加了4 μmol·m-2·s-1.在光照强度为50~2 000 μmol·m-2·s-1的条件下,不同CO2浓度下的水分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 200 μmol·mol-1浓度下的19.163 μmol·mmol-1,800 μmol·mol-1浓度下的12.912 μmol·mmol-1,360 μmol·mol-1浓度下的11.192 μmol·mmol-1.短期的CO2加富降低了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而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则上升.  相似文献   
55.
观察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脾虚证中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脾虚证时肝脏功能障碍间的联系。利血平复制大鼠脾虚证模型,运用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从不同方面观察研究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在研究中发现,脾虚证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出现淤血,细胞变性,萎缩,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而且肝脏组织中糖原储存量显著减少,门管区胶原纤维增生,细胞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中蓄积大量的次级溶酶体,细胞核出现皱缩,细胞体积减小,线粒体肿胀。脾虚证中肝脏组织发生多种组织病理学变化,很有可能是引起脾虚证肝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采自茅台酒生态功能保护区的70号蕨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区域有蕨类植物17科、21属、34种(含亚种、变种)。进一步对其进行区系地理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蕨类植物中东亚成分占优势、比例为38.21%,热带亚洲分布成分次之、比例为20.59%,温带分布成分和中国特有种均占11.76%。从总体上来说,该区蕨类植物是温带性质的。  相似文献   
57.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P浓度、不同化合态N及N∶P比值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N、P吸收速率,以及P浓度对坛紫菜生长速率和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也随之增高,当无机氮浓度达到100μmol/L时,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趋向接近最大值;当NO3--N∶NH4+-N比值为1∶5时,坛紫菜对N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坛紫菜对P的吸收速率随NO3--N∶NH4+-N比值的减小而略有增大;坛紫菜对N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对P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在磷浓度低于12μmol/L的情况下,坛紫菜的生长速率和藻红蛋白含量随着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12μmol/L时,则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58.
黑素皮质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IR)是动物黑色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对动物的体色和毛色有重要影响.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具有5种基本体色类型(“全红”、“粉玉”、“大花”、“粉花”和“麻花”),其中后3种带有黑色斑点或斑块,是研究动物黑色素合成机制的良好材料之一.克隆了瓯江彩鲤的MC1R基因,并进行了“全红”、“大花”、“粉玉”、“粉花”4种体色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研究发现,瓯江彩鲤的MC1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914 bp,包括637 bp 5’-UTR(非转录区)、311 bp3’-UTR及966 bp ORF(开放阅读框).该基因由一个外显子编码(321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瓯江彩鲤与鲫的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达98%,与斑马鱼达93%;不同体色间的编码区只存在一个核苷酸无义突变(C/G),因而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qRT-PCR表明,MC1R基因在眼睛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肤、肌肉、鳃、肾脏、鳔、心、肝等组织(P<0.05);但在4种体色间不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瓯江彩鲤体色类型中的黑色斑块不是由MC1基因直接决定,还有待对其它体色相关基因或调控因子的研究.研究亮点:对在黑色素合成通路中起着类似“开关”作用的MC1R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和瓯江彩鲤体色间的表达差异分析,排除了MC1R基因与瓯江彩鲤黑色斑纹的直接相关性,为鱼类体色变异相关基因研究积累了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59.
瓯江彩鲤红、白两种体色遗传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对于鲤的普通体色(青灰色)来说,红和白体色均为隐性基因控制.为分析红与白体色之间的遗传关系,通过各自能稳定遗传的红和白体色类型的瓯江彩鲤进行杂交,对4个F1家系和8个F2家系的体色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个体全为红色,F2中红色与白色个体的分离比例为2.75~3.00∶ 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红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白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研究表明鱼类体色间的显隐性关系是相对的,会随配对体色的不同而表现出显性或隐性关系.  相似文献   
60.
经室内测定 ,3 %克菌康对苹果轮纹病、霉心病和斑点落叶病的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药液浓度为 5 0~ 10 0mg/L ,其抑菌效果为 81 6 7%~ 10 0 % ,对苹果炭疽病菌抑菌效果稍差 ,仅为 6 3 73 %~ 76 15 %。田间试验表明 ,3 %克菌康 6 0 0~ 80 0倍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达 85 %~ 92 % ,稍优于或相当于常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