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0篇
园艺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日本甜菜生产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甜菜生产水平、甜菜栽培特点、纸筒育苗新技术进行了考察并作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玉米、大豆、小麦、甜菜、亚麻5作物的4种不同轮作体系、1个轮作周期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前茬对甜菜根产量及效益、甜菜茬对后作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是甜菜的最好前茬,比其它茬口增产块根10.8%~14.4%,纯效益可增收26.5%~37.1%;甜菜茬种玉米、大豆比种其它作物产量高、效益好;从产量和效益综合分析,较好的轮作体系应为:大豆一甜菜(亚麻)一玉米,或大豆一甜菜一玉米一小麦。  相似文献   
13.
作物有效土壤营养面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秉进  陈渊  孟凯  赵殿臣 《土壤学报》2003,40(5):711-716
提出作物有效营养面积新概念 ,并用回归理论对此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玉米、甜菜试验研究 ,建立植株个体营养面积与产量关系的模型 ,优化解析出玉米有效营养面积为 0 3 3 5m2 ( 5 7 9cm×5 7 9cm) ;甜菜有效营养面积为 0 3 5 8m2 ( 5 3 4cm× 67cm)。据此阐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 67~ 70cm的垄作 ,已超过玉米、甜菜的有效株行距 ,造成土壤等资源的浪费。采用 5 5cm的垄种植甜菜比 67cm的常规垄增产 1 9 8%。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中部地区大豆主栽品种有效株行距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秉进  金剑  中嶋博 《大豆科学》2007,26(3):327-331
运用作物有效营养面积理论,对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中部垄作主栽大豆品种的有效株行距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理论解析.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的大豆有效株行距为47.0~63.0 cm.据此阐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67~70 cm的垄作,已超过了大豆的有效株行距,造成了土壤资源的浪费.采用55 cm左右的垄距种植大豆,将会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该理论为目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栽培面积逐渐增大的大豆窄行垄栽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黑土区玉米生产氮磷配合肥效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韩秉进 《土壤学报》1998,35(3):392-397
通过对黑土区玉米生产氮磷肥配合多年多眯次的试验研究,建立产量与肥效地优化模型,优化解析出黑土区玉米生产氮磷含最佳用量的N172.9kg/ha,P2O557.4kg/ha,氮磷比为3.0:1,可获得最佳产量7791.0kg/ha;最佳用量范围内,氮,磷用量相同时,平均每公斤氮可增产玉米14.4kg,每公斤磷可增产玉米16.9kg,磷的肥效比氮好,但氮的增产潜力远比磷大,单施磷可增产玉米734.9kg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农田养分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东北黑土农田的广泛采样、化验分析,目前黑土农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3.9 g kg-1,全氮1.91 g kg-1,速效磷24.85 mg kg-1,速效钾159.95 mg kg-1。1979年~2002年期间黑土农田土壤有机质下降了3.76 g kg-1~4.14 g kg-1,平均每年下降0.16 g kg-1~0.18 g kg-1;而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幅度上升,已是原来1979年的2倍以上,23年里土壤速效磷上升了12.66 mg kg-1~14.66 mg kg-1,平均每年上升0.55 mg kg-1~0.64 mg kg-1。认为土壤速效磷是过去的20多年里人为生产活动改变最大的肥力因子,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带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地理纬度高程度相关,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大豆有效营养面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作物有效营养面积新概念,并用回归理论对此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建立大豆植株个体营养面积与产量关系的模型,优化解析出大豆单株有效营养面积为2209.9cm2,即有效株行距为47.0cm。大豆最佳营养面积为546.9cm2,即最佳株行距为23.4cm。据此阐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67~70cm的垄作,已超过大豆的有效株行距,造成了土壤资源等的浪费。垄作区采用45~50cm的垄距,平作区采用23×23cm的株行距种植,将会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大豆高产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大豆诸多形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因子,为高产育种、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产上运用的3个主栽大豆品种、4种施肥模式与用量、正常生产田密度条件下产生的形态指标及产量差异,分析了大豆植株形态性状指标的主成分,结合产量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产量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在大豆植株18个农艺和产量性状中,4粒荚数和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70.15%和68.71%.认为通过更换品种、改善施肥等栽培措施,这些性状具有较大的改进余地,也可以作为育种选择的性状;而百粒重、主茎节数、每荚粒数和经济系数变异较小,其系数仅在3.82%~7.36%之间,改进余地较小;株高、结荚部位、有效荚数等其它性状变异中等,变异系数在11.54%~24.69%之间,也有一定的改进余地.产量与单株粒数、地上干重、有效荚数、3粒荚数、4粒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经济系数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将大豆植株18个性状指标通过SA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可归纳为产量性状因子、株高性状因子、荚数性状因子和主茎节数性状因子等4个综合指标.这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6.85%,基本可以反映大豆在正常密度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状况.育种上需加强生物量大、3粒荚和4粒荚数多、结荚节位低的性状选择;栽培上需注重采取相应的促进生物量增长、降低结荚节位的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粮食的供给与需求平衡,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稳定是有极其重要意义的.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的技术将由工业化提升到信息化,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将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尤其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根据粮食的供求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大豆有效营养面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4年,运用作物有效营养面积理论,对北方垄作区大豆垄幅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中部、南部地区大豆有效营养面积为2210~4500 cm2,有效株行距为47.0~67.1 cm。其中中部地区的有效营养面积在2210~4025 cm2,即有效株行距为47.0~63.0 cm,南部地区的有效营养面积在3838~4500 cm2,即有效株行距为61.9~67.1 cm。南部地区品种有效营养面积较大,中部地区品种有效营养面积较小。据此阐明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67~70 cm的垄作,已超过了大豆的有效株行距,造成了土壤资源等的浪费。尤其是中、北部垄作区采用55 cm左右的垄距种植大豆,将会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该理论为目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栽培面积逐渐增大的大豆窄行垄栽培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