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0篇
  24篇
综合类   24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葵花籽中28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梅  侯雪  郭灵安 《农药学学报》2016,18(1):93-100
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测定葵花籽中咯菌腈、氯氰菊酯、异丙甲草胺等2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固相萃取(SPE)净化,GCMS/MS测定,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及固相萃取净化可有效排除大部分干扰成分;在0.01~0.5 mg/L范围内,28种农药的峰面积与对应的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4;在50、100和2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各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4%~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9.5% (n=5)之间,定量限在0.2~7.6 μg/kg之间。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能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可用于监测葵花籽生产过程中的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52.
ELISA法检测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硝基呋喃类抗菌剂(Nitrofurans)是一种广效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真菌和原虫均有作用,因其价格低廉且对动物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而曾经在养殖业中较为广泛应用。但是,经研究证明,含有硝基呋喃类抗菌剂及其代谢物的食物被人类长期食用后,有致癌、致畸胎等健康危害,因此已被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在人类可食用的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硝基呋喃类抗菌剂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  相似文献   
53.
恩施州核桃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在调查恩施州发展核桃产业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核桃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路与对策,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4.
研究铜离子胁迫对嗜铁钩端螺旋菌ML-04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野生菌嗜铁钩端螺旋菌ML-04和驯化菌嗜铁钩端螺旋菌ML-04-ADP为材料,比较吸附及胞内的总铜含量,驯化菌对闪锌矿的吸附率、zeta电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疏水性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时,驯化菌吸附及胞内总铜含量明显高于野生菌,在0.5 mol·L-1CuSO4培养基中培养lh后.驯化菌增加的铜也远比野生菌多,当将驯化菌放入到无铜培养基中培养1h后.总铜含量又显著减少:驯化菌对闪锌矿的吸附率提高了20.76%,驯化菌的等电点从野生菌的4.0提高到5.0.FT-IR结果表明,驯化菌表面产生了更多的蛋白物质.疏水性增强:正十六烷一9K培养基两相分层试验表明,驯化菌和野生菌水相中菌体的数量分别减少了14%和2%: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两株菌的蛋白在种类上是有差别的.在高浓度铜离子环境下,驯化菌表面产生更多的蛋白物质,使细菌的疏水性增强.细胞表面的电荷数和等电点发生变化.在pH值2.0时,驯化菌表面带的正电荷大于野生菌,此时闪锌矿带负电荷.静电引力和疏水性的共同作用使驯化菌?闪锌矿的吸附能力大于野生菌对闪锌矿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5.
将实验室保藏的5株根瘤菌(S1、S2、S3、S6、S8)分别与解磷菌(P3)、硅酸盐细菌(K5)进行生物拮抗测试,结果表明,S2、S3、S6可与P3、K5进行混合培养.选择出与P3、K5混合培养促进解磷能力良好的根瘤菌株S6,解磷量为6.51mg·L-1.进一步进行混合培养培养基优化,优化后的最佳碳源为蔗糖,解磷量为9.81mg·L-1;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解磷量为7.94mg·L-1.通过混合培养发酵条件的筛选,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7.0;接种比例为S6∶P3∶K5=1∶1∶3;接种顺序P3→K5S6,其间相隔6h,此时解磷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56.
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油松林地表火行为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油松林是华北地区典型针叶林分,易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油松林地表火行为模拟研究可以为森林可燃物管理,林火预防及扑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地表枯死可燃物(1、10、100 h时滞)和灌层可燃物,记录林分因子(第1枝下高、树高、林龄和胸径)和环境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结合内业实验测可燃物含水率和热值,利用火行为模拟软件BehavePlus5.0,对1 h时滞可燃物设定不同含水率和风速值,模拟所研究林分地表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高度以及单位面积发热量4个重要的火行为指标。结果1、10、100 h时滞和灌层可燃物占总可燃物载量比分别为78%、5%、4%和13%。基于实测可燃物载量和含水率,油松林地表火蔓延速度平均值为2.1 m/min,火线强度平均值为270 kW/m,火焰高度平均值为0.95 m单位面积发热量平均值为7 139 kJ/m2。油松林1 h时滞可燃物载量显著高于10 h时滞和灌层可燃物载量。在1 h时滞可燃物含水率为6%,风速为40 km/h的强风和干旱天气条件下,油松林地表火蔓延速度平均值为15.1 m/min,火线强度平均值为3 278.5 kW/m,火焰高度平均值为3.1 m,单位面积发热量平均值为12 337.5 kJ/m2。结论油松林内1 h时滞细小可燃物载量高于其他类型可燃物载量。地表火蔓延速度慢,火强度低,火焰高度低于第一枝下高,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容易被扑灭。模拟结果表明油松林在低含水率的条件下,风速会显著增加地表火蔓延速度,难以人为扑灭,需清理地表可燃物,降低火险。   相似文献   
57.
以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遮光方式设置透光率100%(CK)、70%±3%(T1)、50%±3%(T2)、30%±3%(T3)4种处理,测定朝鲜淫羊藿生长状况和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朝鲜淫羊藿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朝鲜淫羊藿株高、茎径、叶面积、单叶干质量均表现为遮阴处理显著高于全光照,比叶面积70%透光率下最高;随透光率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质量分数,叶绿素a/叶绿素b均升高,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则表现为50%、30%透光率显著高于100%、70%透光率;6、8月份,各处理蒸腾速率(T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透光率下降,净光合速率(Pn)呈下降趋势,70%透光率下净光合速率最高;高透光率和低透光率对朝鲜淫羊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显著,且100%透光率下影响最大。综合表明,朝鲜淫羊藿有较强的耐阴能力,且对光环境适应性较宽,但强光照环境下不利于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58.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子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影响,按肥料增产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是NPKMoB。氮、磷、钾、硼、钼肥配施比例为1∶0.99∶0.86∶0.0043∶0.0023,能够促进蚕豆地上部养分的累积N为358.55 kg·hm-2、P为42.07 kg·hm-2、K为206.34 kg·hm-2,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1.19、15.70 kg·kg~(-1)和7.5 kg·kg~(-1);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9.35%、18.49%和20.25%;生理利用率分别为57.82、84.91 kg·kg~(-1)和14.63 kg·kg~(-1)。氮、磷、钾、硼、钼肥合理配施下,生产100 kg蚕豆所需N为4.9kg,P2O5为1.1 kg,K2O 4.9 kg,氮磷钾比例约为1∶0.22∶1.00。  相似文献   
59.
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的科学高效种植,努力让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栽培技术规程以及质量安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做到让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各个阶段都纳入标准化生产管理的轨道上来,最终实现"安全无污染"的目标。本文首先讨论了无公害大棚蔬菜常见的几种种植形式,并结合笔者实际研究经验,对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要点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0.
基于GPS和GIS 结合模式的凉州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PS和Arc GIS技术,对武威市凉州区耕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不同土类中的平均含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凉州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20 g/kg,变化区间为1.02~40.10 g/kg,标准差为5.79,有机质含量为Ⅳ级,属中等变异。相对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了2.10 g/kg。山地灰钙土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为19.38 g/kg;风沙土最低,为10.54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