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对水稻育种材料1a 4代快速加代繁殖技术进行系统探索。通过旱直播、密植、控水、控肥、控蘖、控温,在播种35d后开始遮光,每天遮光时间14~16h,连续遮光15~20d,并在播种30d喷施20~30mg/L矮壮素,可进一步加快水稻生育进程,实现水稻1a 4代快速加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02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单株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各地区水稻资源产量具有较大差异;所有水稻种质资源均能正常抽穗,平均生育期为118d;绝大部分资源株高在90~120cm之间、穗型为中间型、抗病性较强。部分香稻、陆稻种质资源及抗病性强的珍贵资源具有较大利用价值,对于突破水稻品种选育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Y两优2号是两系籼型强优势杂交稻新组合,为了展示其在热带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2011年在海南澄迈县桥头镇进行“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Y两优2号表现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多,抗白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能力强,抗旱、耐热及抗倒伏能力强;专家验收,平均产量为11.46 t/hm2.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海南稻田冬种瓜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多年新品种示范推广经验,提出结合冬种瓜菜,示范推广水稻早熟新品种,形成新的稻田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优527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的籼稻三系不育系科金A与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0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甘薯查尔酮合成酶基因IbCHS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CHS)是黄酮类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为了解CHS与花青素含量的相关性,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甘薯中克隆了一个CHS基因(Ib CHS1),并对其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b CHS1基因c DNA长1 556 bp,包含1个1 16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8个氨基酸。Ib CHS1蛋白具有典型的植物CHS结构特征,和其他植物中的类似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表达分析显示,Ib CHS1主要在紫肉甘薯中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不同品种甘薯中的花青素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三化螟是海南水稻生产主要病虫害,为选育多抗水稻品种,本研究对特种稻新品种"海丰黑糯2号"进行田间喷雾及接种鉴定,并应用分子标记检测和分析抗病虫基因。结果显示海丰黑糯2号中抗白叶枯病和三化螟,分子标记检测聚合了稻瘟病Pi1和白叶枯Xa23、稻飞虱Bph14和Bph15等多个抗性基因。研究探索了应用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两种方法选育抗病虫品种,拟为水稻抗病虫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EST序列信息,从海南普通野生稻中克隆了一个NAC(NAM,ATAF and CUC)类转录因子OrNAC5。该基因编码区cDNA长度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对应的DNA长度为2 538 bp,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推导的OrNAC5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NAC类转录因子结构特征,与水稻(Oryza sativa)、短花药野生稻(Oryza brachyantha)、大麦(Hordeum vulgare)、谷子(Setaria italica)中相应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99%、81%、60%和58%。对OrNAC5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存在多种激素应答和胁迫响应的调控元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均能诱导OrNAC5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OrNAC5可能在逆境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根据植物STK 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海南普通野生稻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通过T/A 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共获得5 条具有连续ORF 的STK 抗病基因类似物(RGAs)序列,核苷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为37.82%耀99.25%,相应氨基酸序列间的相似性系数为31.28%耀98.86%。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它们都具有STK 保守结构域,与已克隆的STK 类抗病基因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为进一步克隆海南普通野生稻中的STK 类抗病基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将药用野生稻总DNA 通过穗茎注射法导入恢复系R225,创制耐荫、耐光氧化的水稻新种质。结果表明, 在T0和T1代幼苗期进行全天侯遮光处理15 d后,有90%~75%的秧苗黄化甚至枯萎;在T2和T3代孕穗期和灌浆结 实期,通过测定耐光氧化指数,最终筛选到耐荫、耐光氧化的3 个导入系;经SSR 标记检测,RM219 和RM5490 在导 入系中扩增出了与受体R225 不同的3 种带型,表明药用野生稻DNA 被成功导入受体R225 中,并据此推测,标记 RM219 和RM5490 很可能与耐荫或耐光氧化QTL 位点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