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垦麦1号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小麦育种室以垦红14号为母本、抗92y0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运用混合系谱方法选育而成。2008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为中早熟中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抗旱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饲用高梁品种鉴选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垦区种植的饲用高梁品种,健宝和甘露2号不但鲜重、干物质、营养产量高,而且不倒伏,利于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根据“八五”至“九五”期间所承担课题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寒地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在黑龙江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选用26个玉米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文玉3号、DM872和DM261植株高、绿叶数多,株高、穗位高、绿叶数和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穗比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文玉3号适合在第一积温带种植,DM346713、DM872、DM748、DM261和DM198适合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桑树(Morus alba)/苜蓿(Medicago sativa)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间作种植模式对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苜蓿的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单作苜蓿提高了30.0%和21.4%,达显著差异水平;而间作桑树则相反,分别比单作桑树降低了23.8%和2.6%,达显著差异水平;间作桑树和间作苜蓿的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单作提高了23.0%和28.9%,而脲酶活性则分别降低了52.4%和44.3%,二者差异显著.在桑树/苜蓿间作体系下,间作桑树的表征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强弱平均颜色变化率、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单作桑树,而间作苜蓿均低于单作苜蓿,达显著差异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间作种植模式改变了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碳源类型,使苜蓿的主要碳源变为氨基酸、聚合物和其他化合物,与单作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表明桑树/苜蓿间作提高了桑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改变了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主要碳源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
近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黑龙江垦区玉米播种面积迅速扩大,栽培水平及产量逐年提高,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倒伏,越来越成为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2008年、2009年普遍发生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垦区春小麦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天敌数量逐渐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多年来农田鼠害的发生一直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垦区麦田鼠害发生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