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曹进  陈灿  张峥 《饲料广角》2005,(24):23-24
3脂肪粉在肉猪上的试验3.1试验设计选用同窝、同胎次、初生体重基本相同(±15%)的7日龄杜×长×大健康仔猪8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在4个猪栏饲养。试验期自出生后7-49d,共6周,28日龄断奶。两组试验基础日粮相同,分为(7 ̄21日龄)、(21 ̄35日龄)和(35 ̄49日龄)3个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92.
利用Strahler法对福建省长乐市大鹤国有防护林场内不同密度木麻黄一年实生幼苗的枝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在密度II(5~10株/m2)时枝径比较大,冠幅表现出向上延伸及向外拓展的趋势,综合生长情况优于密度I(5株/m2)和密度III(10~20株/m2);上层位置(2/3~1H)表现出冠幅向上伸展的趋势,下层位置(0~1/3H)则表现为拓展冠幅的生长趋势,而中层位置(1/3~2/3H)介于两者之间,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为得出几种主要菜虫的防治指标,测定了春甘蓝京丰1号不同生育期的绿叶数及全株叶面积和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食叶面积并进行了田间剪叶试验。结果表明:甘蓝莲座期对外叶损失有相当强的补偿力,每株有菜青虫3.5头(即每357cm^2叶面积有1头)时产量比对照约增10%,据此认为每株春甘蓝上的菜青虫或甜菜夜蛾多于或等于5头时应防治,甜菜夜蛾与菜青虫、斜纹夜蛾多于或等于1.5头时应进行防治;菜球充实初期次之,每300cm^3叶面积有菜青虫1头(合每株26.7头)时比对照约增产3.6%;结球始期对虫害敏感,每315cm^2叶面积有菜青虫1头(合每株12.7头)时减产4.1%。心叶及球叶受害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与外叶受损相似的趋势,莲座期剪去心叶面积多达3/4,约合0.91头菜青虫取食心叶,比对照增产6.3%;菜球充实初期各层绿叶剪去1/3面积,约合每株4.2头菜青虫取食球叶,增产6.1%,但剪去1/2即约合8.4头菜青虫取食球叶则减产6.82%;结球始期不同剪心叶量均导致减产,倒如每株剪心叶1/3,约合0.73头菜青虫取食心叶,减产2.4%。菜球充实初期,球叶损伤减产程度虽然不如结球始期剪心叶的严重,但成熟菜球外观畸形,未达上市标准,若加工腌菜则无妨;如剥去损伤球叶,虽可上市,但减产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94.
本文分析了南方稻区冷浸田概况,包括分布、形成、特点、判定方法及利用现状。针对南方稻区冷浸田面积较大、利用率低的现状,进行了冷浸田开发利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冷浸田厢沟凼式“稻+鳖+鲤”模式效益达88 586元/hm2,产投比2.062,远高于冷浸田单种稻模式(效益1 969元/hm2,产投比1.138),也高于普通田厢沟凼式“稻+鳖+鲤”模式(效益64 860元/hm2,产投比1.761)。在试验基础上,总结了冷浸田综合种养开发利用技术要点:冷浸田厢沟凼式立体结构改造、耕作与施肥技术改良、“稻+鳖+鲤”综合种养。冷浸田综合种养开发利用对提高冷浸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A new leaf spot disease on Calathea rotundifolia cv. fasciata was observed in Guangdong, China. The pathogen of this disease was identified by pathogenicit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ulti-gene sequences analysis of ITS, TEF and GAPDH. The result showed that leaf spot of C. rotundifolia cv. fasciata was caused by Bipolaris sivanesaniana.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leaf spot disease on C. rotundifolia cv. fasciata caused by B. sivanesaniana.The results of host range determination showed that B. sivanesaniana could also infect Calathea veitchiana and cause leaf spot.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the timely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Bipolaris leaf spot.  相似文献   
96.
猪场获利的关键──母猪的营养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灿  曹进  陈宽友 《畜禽业》2006,(1):25-27
一个成功猪场应该具备优良生猪的品种和饲料品质.保证了这两项,再加上科学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饲养环境,就一定能获得最大利润.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盈利,这已成为养殖场主们的共识,因此关注母猪的营养和管理是猪场获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7.
猪群健康控制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造成猪群成活率显著下降,少数管理不善的猪场从出生至上市的生猪死亡率高达40%,甚至更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猪群健康控制体系对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猪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8.
玉米改良群体MM中选系的产量配合力及 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玉米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探明玉米MM群体的育种潜势、所属杂优群体及杂优模式,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6个分别代表我国玉米主要优势群的自交系(丹598、WN11、武109、丹599、X104和昌7-2)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选自玉米MM改良群体的9个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MM群体中自交系3、4、5、7和9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组合9×丹599、6×WN11、3×武109、8×WN11和1×丹598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相对效应值较高;9×丹599、3×武109、5×丹598、4×丹599和7×丹598的产量配合力总效应(TCA)较高;9×丹599和3×武109的产量对照优势较强;MM群体与WN11和X104间杂交无优势,而与丹598和丹599杂交优势较大。【结论】玉米MM群体中自交系3、4和5产量GCA较高,可用于配制组合;组合9×丹599和3×武109较对照增产,可进一步进行试验;MM群体与兰卡斯特群和瑞德黄马牙群种质亲缘关系较近,为这两类血缘兼有的优势群,可与旅大红骨群及P群构建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99.
为了解木麻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及其适应策略,开展其不同发育阶段植冠的枝系特征分析,并以此为中国沿海防护林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对福建省大鹤国有防护林场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木麻黄的枝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总体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SBR1:2无显著变化,但逐步分枝率SBR2:3在成株阶段与幼树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幼苗阶段的1级枝倾角及2级枝倾角与成株阶段及幼树阶段均表现出显著差异;通过对各种枝系特征分析,发现成株阶段高生长不明显,受风力胁迫影响,枝系水平向下生长;幼苗阶段表现出高生长,为获得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向上生长,其,1级枝倾角及2级枝倾角总体表现出水平向上的趋势;在幼树阶段,同样表现出枝系水平向下生长的趋势。小枝的枝长、枝宽在幼苗、幼树到成株阶段表现出无明显的规律性,小枝节间数从幼苗、幼树到成株阶段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晚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根际土壤特性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机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不同品种的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并对CH4和N2O排放通量与水稻根际土壤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CH4、N2O季平均排放通量间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9.27~14.57 mg/(m2·h)、7.16~15.28 μg/(m2·h);CH4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5 cm处土壤Eh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0~7、7~13、13~20处土壤溶液中CH4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N2O排放通量与7~13 cm处N2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H4、N2O排放通量与0~7、7~13、13~20 cm处土壤溶液p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CH4排放通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2O与电导率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水稻根际土壤Eh、pH、电导率以及CH4浓度是影响CH4排放的重要因素,根际土壤pH与N2O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