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苏省大丰市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市)和产棉大市,棉花生产是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稳定发展棉花生产,提高棉田综合效益,增加棉农收入,大丰市全力推广棉田高效立体种植,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同时,十分重视推进规模农业高效化。大丰市棉田立体种植虽起步早,但发展不快,主要原因是适宜间套作物种类不多,栽培技术配套不完善,而且冬套形式主要以棉麦套种为主,效益不高。为此,笔者2007年对大丰市主要棉田立体种植类型进行了调查,以筛选适合大丰市的高效立体种植的作物、间套方式、组合、栽培技术等,为全市棉田高效立体种植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2.
辐照水稻花粉双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60Coγ射线辐照水稻保持系V20B成熟花穗,在不育系V20A上授粉,观察雄配子体双受精行为的辐照剂量效应。结果表明,雄配子体双受精进程所需时间随辐照剂量增大而延长,且主要表现在雌雄配子体核仁融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双季稻区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程度重,常年农药施用量大,不仅米质低劣,且人、畜及环境受污染严重。因此,分析双季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制订出相关的治理对策,对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双季稻区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近10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品种结构、栽培管理及防治技术的改变,当地双季稻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1.1 主要病虫害整体控防效果较差   1.1.1 纹枯病难以控制 纹枯病因其发病期提早、盛发危害期长、垂直发展快而损失严重,一般年份都达到中等至偏重发生程度。早稻常年始见期在6月上旬,近年来由于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田间封行早,始见期提早到5月下旬(分蘖中期),并于6月上旬(分蘖末期)进入发病高峰;晚稻于8月上旬(分蘖初期)开始发病并迅速发展(有些年份因伏旱发展缓慢),至8月中旬(分蘖盛期)即进入发病高峰。病丛率早稻一般35%~85%,晚稻一般30%~70%,不影响财政盘子出台的情况下,建议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8万元资金对乡镇、村、养殖大户和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实行奖励,以形成产业阵容,确保养殖香猪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利用辐照花粉转导外源基因的研究,已在烟草、小麦、豌豆上作出了有成效的结果。我们也在水稻上作了一些探索工作,并已探索了辐照花粉授粉后对籽粒发育的形态及生物大分子含量动态的剂量效应。水稻双受精行为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观察,但至今仍未见辐照花粉受精行为的研究报导。为此,我们对花粉辐照后受精行为的剂量效应作了一些初步观察,为今后进一步探明利用辐照花粉转移外源基因的机理提供一些有用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5.
茶树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控制茶树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抗氧化剂和吸附剂的使用、琼脂浓度和pH值的高低进行了综合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时间以6 min为宜;外植体接种在MS+6-BA 2.0 mg/L+NAA 0.2mg/L+GA31 mg/L+核黄素0.02 g/L的培养基上,琼脂浓度为5.0 g/L,pH值为5.6,外植体生长状况良好,褐化率由57%下降为13.3%。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机械烘干工艺与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是我国的名贵药材之一,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暑、抗衰老、防癌变、强身健体的良好功效.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达200年以上.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或栽培.重庆市的金银花产地主要分布在秀山、酉阳、江津等地.其中秀山种植面积已达0.7 hm2,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