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为了抑制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的降解,本研究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冠突散囊菌对绿茶液态饮料进行联合发酵,试验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串联气质联用(HS-SPME/GS-MS)法分别检测了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儿茶素含量和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干茶添加量10βg·L-1、冠突散囊菌添加量10βmL·L-1的前提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添加量20βmL·L-1、蔗糖添加量75βg·L-1、30℃下静置发酵3βd。在此工艺下联合发酵绿茶液态饮料中总儿茶素含量为1β419.94βμg·mL-1,与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液态饮料(848.72βμg·mL-1)相比,显著增加(P<0.05);且醇类化合物(30.27%)、醛类化合物(15.25%)、烃类化合物(11.35%)、酯类化合物(9.86%)和酮类化合物(9.01%)含量与未发酵绿茶液态饮料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22.
茶树修剪物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修剪物直接还田是茶园管理中常见的栽培措施。本文通过提取不同处理的土壤样品总DNA,以未处理土壤样品为对照,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添加茶树修剪物对茶园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土壤样品的DGGE图谱中发现许多公共条带,这些共有条带主要属于Pezizomycotina门、Basidiomycota门、Mortierellomycotina门和Mucoromycotina门;通过DGGE的条带数和亮度进行真菌群落多样性各项指标的比较,显示各处理的丰富度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均低于对照,表明茶树修剪物的降解产物和茶树本身固有的酚类物质对茶园的真菌群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24.
使用维生素C(Vitamin C,Vc)作为氧化还原剂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分散剂,成功制备了纳米硒(EGCG-SeNP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电动电势仪(Zetasizer)测定的EGCG-SeNPs是平均直径为(35±0.12)nm、Zeta电位为-0.05 mV的球形颗粒。EGCG-SeNPs在pH1.0的强酸或70℃高温环境下发生聚集,其颗粒大小增加大约10倍。而且,EGCG-SeNPs中的EGCG作为分散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分别灌胃25、50、100μg·kg~(-1)(以含Se量计算)的亚硒酸钠和EGCG-SeNPs发现,肝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在50、100μg·kg~(-1)的硒处理后均显著增加;在血清、肝脏和肾脏中,所有处理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显著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然而,在相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和EGCG-SeNPs处理组中,硒含量和GPx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得出,Vc作为氧化还原剂制备的EGCG-SeNPs可能具有和亚硒酸钠相似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5.
1.退土插遮阳枝当茶籽胚根下扎后,上胚轴伸长时。即茶苗破土尚未达到地表时.在早上或下午进行退土较为理想.早了不易保墒,迟了易推断芽尖。退土后将区畦内的土壤整平.  相似文献   
26.
黄芩根尖预处理方法的优化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黄芩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所在高峰期,探讨黄芩根尖的最佳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取样时间和方法对黄芩根尖进行预处理,观察黄芩染色体收缩程度、分散度、着丝点清晰度以及染色体所处分裂时期。结果表明黄芩有丝分裂中期在8∶30、12∶00和16∶00左右达最高峰。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对黄芩根尖进行离体处理3 h,所得染色体分散度较高,收缩长度适宜,为最佳处理方法;采用非离体处理4 h,染色体收缩程度不明显,分散度较低,但可显示一定的带型。故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离体处理3 h的预处理方法对黄芩进行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2n=2x=18=10m 6 sm 2 st,染色体基数为9。  相似文献   
27.
江苏省茶树品种选育应以绿茶为主,以“香、鲜、醇、早、抗、特”为品种选育目标,成分育种主攻高氨基酸和高香型两个方向;在江苏省茶树品种选育策略上,适宜采用系统选育法、有性杂交法、航天诱变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及辅助育种等方法。  相似文献   
28.
为建立一套适合茶树雌蕊总蛋白质分离的双向电泳体系,对茶树雌蕊总蛋白的提取方法、SDS-PAGE凝胶浓度、聚焦条件和IPG胶条pH范围等进行了比较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clean up kit法提取总蛋白,用17 cm pH 5~8 IPG胶条,1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分离,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以获得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共检测到约1200个蛋白点,主要分布在pH 5~8,相对分子量14~117 kD范围内,碱性蛋白得到有效分离,可以满足茶树雌蕊的蛋白组学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9.
油茶落果严重,是导致油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阻碍油茶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效益。可从保护引放传粉昆虫,喷洒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油茶坐果率。  相似文献   
30.
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茶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对胁迫耐受性和抗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茶树品种迎霜为材料,分别采用100 mg·mL-1、200 mg·mL-1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外源ABA对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ABA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略有提高。干旱胁迫下,外源ABA能提高茶树体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增强了抗氧化酶活性,从而降低干旱胁迫对茶苗的伤害。经ABA处理后的茶苗在复水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保持较高值,外源ABA对提高茶树抗旱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