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8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6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遗传及其生化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卡那霉素抗性鉴定、抗虫性鉴定Bt毒蛋白含量测定等三个方面对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遗传及其生化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美棉33B和GK-1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美棉33B、GK-12棉抹顶端叶片72h后,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6.8%、75.1%,对照TM-1、泗棉33号、苏棉12号三个常规品种(系)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0.9%、13.9%、9.2%。美棉33B、GK-12盛蕾期功能叶片Bt毒蛋白含量分别为每克鲜重836.68纳克、682.56纳克。饲喂美棉33B、GK-12与常规品种(系)杂种一代棉抹顶端叶片72h后。初孵棉铃虫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4.1%、77.2%,两个转Bt基因棉品种与常规棉品种(系)杂种一代功能叶片的Bt毒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每克鲜重820.58纳克、683.77纳克。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杂种一代的抗虫性表现及其生化基础与转Bt基因棉非常接近,杂种二代群体抗、感虫植抹的分离比例符合3:1,回交世代BC1群体抗、感虫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1,转Bt基因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的。Bt基因与NPTⅡ基因是紧密连馈或完全连锁的。段毒蛋白表达量按照一对显性基因的表达方式在转Bt基因棉杂交后代中进行传递。不存在基因的剂量效应。三种鉴定方法都能对玫基因进行有效的追踪检测,且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对国产转Bt基因棉GK-12的抗虫性不及美棉33B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2.
简化整枝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江中下游棉区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形势.提出以不摘顶心、并结合化学调控为棱心内容的简化整枝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摘顶心处理相比,简化整枝显著地增加了单株果枝数、果节数和结铃数.同时也使单铃籽棉重有所增加,而对衣分、籽指、衣指和棉铃经济系数未产生任何不良效应。在棉花常年的打顶期向棉株喷洒化学调控荆。抑制冠层上部果枝外围无效果节的生长。实现棉株的自然对顶,促进有效开花结铃期内多结铃.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的省工、高产和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3.
我国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简述了棉纺织工业发展对原棉的多层次需求,从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系统地阐明了我国棉花推广品种纤维品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生产的大宗原棉为适宜纺中支纱的细绒棉,内在品质不足之处在于纤维品质类型单一;纤维强度普遍偏低;外在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干枯叶片、苞叶和异性纤维污染,新疆棉区棉纤维含糖粘性亦不容忽视。客观地分析了加入WTO后植棉业和棉纺织工业所面临的严竣形势,提出改善我国原棉品质的技术对策,加强以纤维品质系列化为核心的新品种选育工作,推广以促早熟为重点的栽培技术,制定不同纤维品质类型的国家标准,改革棉花收购过程中纤维品质评价体系,宣传原棉防杂保纯的重要性,组建优质棉产、供、销一体化联合体。  相似文献   
154.
2003年参试品系(种)共15个,分别为太97d5-1、宁杂602(sGKZ9)、南优3号、九杂四号、皖杂3号、JZHR9999、泗杂3号、宛98、豫杂36、中02、湘Z2084、南农02-10、VH3、中9901、和C12,以泗棉3号为对照。2004年参试品系(种)共16个,分别为中杂04-1、湘S-26、泗抗1号、鲁棉研16号、楚杂408、欣杂3号、DPH37B、南抗9号、JZHR9999、C19、鲁1138、泗杂3号、苏优603、宛98、亚华棉三号和中001,以湘杂棉2号为对照。其中JZHR9999、泗杂3号和宛98参加2003-2004年两年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左右。2003年长江流域总的气候…  相似文献   
155.
棉花子叶和棉铃大小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的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等与纤维品质的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 ,但对棉花的一些形态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关系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分析棉花的子叶、棉铃大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 ,试图为品质育种提供简单直观的途径 ,以期提高品质育种的效率。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4年在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 ,材料为 2 0 0 3年筛选出的 2 1个稳定品系与杂交棉组合 ,包括对照一共 2 2个棉花品系(组合 ) ,于 4月 1 9日营养钵育苗 ,拱棚塑膜覆盖。 5月 2 2日移栽 ,移栽密度为每公顷 3.82万株。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2行区。小区净宽 4.6m…  相似文献   
156.
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野生棉种质渐渗系为基础群体。开展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的选择育种。株系纤堆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野生棉种质渐渗乐在纤雏长度、比强度和马克隆值上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黄褐棉的矸堆长度、异常棉的比强度和平地棉的马克隆值变异幅度最大。病圃抗病性鉴定结果。3个分别来自异常棉、雷蒙德氏棉和平地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9个分别来自雷萦德氏棉、旱地棉和黄褐棉种质渐渗的陆地棉株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达到抗病水平。本文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以及新创造的抗黄萎病种质系的育种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