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57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快速提升土壤有机碳对蔬菜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提升存在差异。以西南地区露地大白菜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0年开展不同类型有机肥对西南地区菜地系统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氮磷平衡的影响,明确该地区适合施用的有机肥类型。试验设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CONV)、生物炭(BC)、鸡粪(CM)、餐厨废弃物资源化(KW)、秸秆(ST)6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其中CK处理不施肥,CONV处理施肥量为C 1200 kg/hm2、N 450 kg/hm2、P2O5 450 kg/hm2,其余4个有机肥处理等碳、氮、磷优化施肥处理,为C 1700 kg/hm2、N 250 kg/hm2、P2O5 160 kg/hm2。结果显示:与CONV处理相比,BC、KW和ST处理在降低44.4%氮肥和64.4%磷肥用量的条件下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在土壤有机碳方面,不同类型有机肥处理相比CK和CONV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55.2%~78.3%和14.3%~31.2%,其中BC和KW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BC处理相比ST和C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0.1%和14.9%,KW处理相比ST和CM处理分别提高2.75%和7.18%。有机肥处理间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未出现显著差异;有机肥处理的氮和磷肥利用率均高于CONV处理,分别提高7.6%~16.3%和7.72%~9.52%,其中BC处理的氮、磷肥利用率最高,KW处理次之。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土壤有机碳提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BC和KW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佳。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施肥管理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有机肥是保障西南地区菜地土壤健康、蔬菜绿色高产高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2.
以养分平衡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把氮素供应与作物氮肥特性结合起来,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冬小麦分期优化供氮量。结果表明:冬小麦播种前0~30cm土壤Nmin大于30kg/hm2时,不施基肥(氮),足以满足冬小麦从播种到返青期对氮素的需求;返青期保证供氮量90kg/hm2(0~60cm土壤Nmin 肥料氮),可以满足冬小麦从返青期到拔节期对氮素的需求;拔节期保证供氮量100kg/hm2(0~90cm土壤Nmin 肥料氮),可以满足冬小麦从拔节期到收获期对氮素的需求,最终达到目标产量。上述返青期90kg/hm2,拔节期100kg/hm2的优化供氮量下,氮肥利用率可达44%,收获后0~90cm土壤残留Nmin低于50kg/hm2,从而使氮素资源高效利用,并降低对环境污染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养分平衡和土壤测试的冬小麦氮素资源分期优化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氮肥发展、贡献和挑战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氮素是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也是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子。定量氮素的来源和贡献,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协调中国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方法】通过食物链模型分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氮素来源的构成、特点和变化,以及氮素投入变化对农业生产、人体营养改善的贡献,并通过国内外综合比较提出了未来中国氮素管理的重点方向。【结果】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生产和消费国,对近二十年全球氮肥产用量增长的贡献达61%和52%。氮肥已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氮素输入量的72%,中国人蛋白质消费量中有56%来自于氮肥,氮肥等新技术的增产作用相当于将人均耕地面积从0.08 hm2提高到了0.52 hm2,扩大了6.5倍,这是中国以全球10%的土地资源、21%的灌溉面积养活20%的人口并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但目前中国氮肥生产量超过了消费量、而消费量超过作物最高产量需求量,农业系统中的氮肥盈余量已经达到175 kg•hm-2,成为环境污染因子。【结论】中国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从鼓励施肥转向控制施肥,以同时实现增产和环保;从满足化肥供应数量转向提高质量,加强节能和产品优化工作;从单一促进农业管理转向能源、农业和环境管理的同步。  相似文献   
134.
花后营养调控已成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栽培中抗早衰,增加籽粒重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验证花后不同养分调控策略对高产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再转移的影响,并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养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在大田试验中,研究了花后1次氮肥调控、4次氮肥调控、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对小麦籽粒灌浆及氮素再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花后无调控处理(对照)的小麦籽粒产量为8.7 t/hm2。即使在高产条件,花后营养调控仍增加籽粒产量,其中花后4次氮肥、一次氮肥处理和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产量9.9%,8.9%和11.6%。与对照相比,花后营养调控增加了后期干物质与养分积累,促进花前干物质与养分的再转移,增加小麦千粒重,最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综合以上结果,在高产超高产条件,冬小麦花后的氮素管理有利于保证氮素充分供应,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助于延缓花后胁迫导致的早衰,改善灌浆过程,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35.
以黄华占和兆优5431两个中稻品种为试验,检验23%醚菌酯·氟环唑(尊保)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德国巴斯夫生产的23%醚菌酯·氟环唑(尊保)悬浮剂无论是品种间的药剂防效,还是药剂间防效持效性,其对水稻纹枯病抑制作用明显优于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0%井粉十三环唑可湿粉剂。田间表现为施药处理后纹枯病病情指数低,见效快,药剂持效性长,防效显著,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6.
苦瓜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作物的干物质和养分累积规律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基础。采用大田栽培试验,研究了苦瓜干物质和N、P、K养分累积动态。结果表明,苦瓜结果前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慢,累积量仅占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的4.0%,主要以生产叶片为主;结果期的干物质累积速率快,累积量占全生育期的96%,主要用于叶片和果实的生长;苦瓜养分累积总量表现为KNP,且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养分累积特征不同。总体上N、P、K的吸收比例可以归纳为幼苗期至采收初期1.0∶0.1∶1.4,采收盛期至末期1.0∶0.2∶1.6;整个生育期内,平均生产每吨苦瓜所需N量为4.63 kg,P为0.72 kg,K为6.87 kg。  相似文献   
137.
为适应草莓产业从追求产量向追求风味品质的转型,针对京郊不同规模农户筛选出优质高产的草莓品种,通过基质栽培试验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经济潜力。以‘黛颜’、‘红颜’、‘圣安德瑞斯’、‘越心’、‘京藏香’、‘桃熏’、‘隋珠’、‘百丽’、‘圣诞红’、‘章姬’为试验材料,在半基质栽培条件下,对外观性状、果实品质、矿质营养、抗病性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户科学选择品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与其他品种相比,‘隋珠’、‘章姬’、‘圣诞红’成熟较早,草莓外观鲜艳,耐储运,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果浆中钙铁锌含量丰富;‘红颜’果浆中维生素C、钾、镁和锌和可溶性固形物均为最高,口感较好,产量较高,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推荐农户和合作社种植;‘京藏香’、‘黛颜’口感酸甜,果型美观,果浆中矿质营养适中,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好,适宜做加工草莓种植;‘桃熏’果形扁球形,有桃味儿,‘越心’果实短圆锥形,口感适中,适宜观光园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8.
南疆棉花施氮量及氮素平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2003年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策勒县和北缘的尉犁县农户的棉田施氮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农户间施氮量差异较大,平均施氮总量达426~430 kg/hm2,过量施氮很普遍,分别有39.5%(策勒)和72.8%(尉犁)的农户过量施氮,施氮量与产量已经不相关,增加施氮已经不能增产,生产中应该遏止施氮量增加趋势,适当减少高施氮量。另外,还有6.2%~7.9%的棉田施氮量不足,这部分农户应该提高施氮量;策勒县偏重追施氮肥,单次追肥施氮量偏大,基追比为1∶5.12。尉犁县偏重基施氮肥,平均化肥基施量达171~273 kg/hm2,基追比为1∶0.48~1∶0.78,应通过减少基肥施氮量和单次追氮量,实现少量多次的氮肥施用策略,提高氮的利用效率;养分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氮素盈余量达到87~248 kg/hm2;策勒和尉犁两个县总体上0~90 cm土壤N残留不高,只有10%~32%的棉田超过100 kg/hm2。  相似文献   
139.
采用田间试验,对氮素分期优化管理方法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产、优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并重的养分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素供应量最优的处理(冬小麦返青期氮素供应量即0~60 cm土壤Nmin+肥料氮为90 kg/hm2,拔节期追氮量即施用肥料氮30 kg/hm2)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其他氮素供应量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氮素供应量最优的处理冬小麦籽粒的粗蛋白和面筋含量显著低于在返青期和拔节期供氮量都高的处理(冬小麦返青期氮素供应量即0~60 cm土壤Nmin+肥料氮为150kg/hm2、拔节期追氮量即施用肥料氮90kg/hm2),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以高产、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冬小麦氮肥分期优化施用量获得了最高产量的同时兼具较好的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40.
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进一步了解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以山东省惠民县为例,研究了20年来惠民县农业土壤养分循环、平衡与时空变异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自1985年以来,惠民县农业土壤氮磷过量盈余,而钾基本持平。惠民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可以分为3类:①土壤速效钾空间变异符合典型的指数模型,最大自相关距离为16.6 km;②土壤全氮空间变异随空间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性;③土壤速效磷空间变异与间距无关,存在纯块金效应。与20年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相比,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养分空间分布规律变化不大,而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分布规律变化较大。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与土壤养分循环趋势相一致,说明土壤养分循环与平衡是影响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