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间作模式下作物根系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和根系指标测定,研究了玉米单作、大豆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不同作物根系特性与坡耕地红壤抗蚀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红壤质地和结构方面优于玉米或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0—10,10—20,20—30cm土层的含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和根长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均有提高,其中0—10cm土层范围内差异显著;玉米/大豆间作模式较玉米单作模式在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长分别提高了80.95%,50.93%,90.30%和77.99%,较大豆单作模式分别提高了58.70%,73.36%,123.05%和149.27%;在20—30cm土层范围内,间作模式根长较玉米单作模式提高了150.48%,较大豆单作模式提高了206.94%;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抗蚀性指数在10—20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在0—10cm和20—30cm土层之间差异显著;不同深度土层范围内,间作模式土粒抵抗分散能力均最强;在间作模式下,同期土壤流失量较单作减少,土壤流失量与作物根系量、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呈显著负相关。玉米大豆间作可以通过改善根系特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土抗蚀性。  相似文献   
62.
重庆市鸡球虫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3.
张齐  陈小强  陈峰 《中国家禽》2002,24(12):17-17
2002年四月,广东某种鸡场产蛋早期鸡群,出现个别公鸡鸡冠苍白、精神沉郁、拉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母鸡产蛋率异常等症状,经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经及时采取措施,较快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64.
针对学院国有资产的现状及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探讨亟待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为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5.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非洲紫罗兰红色、白色和蓝色叶片与花瓣中Na、Mg、K、Ca、Fe和Cu六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实验回收率为98.36%~103.13%,相关系数为0.9929至O.9997。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花色品种中,Ca与Fe在叶片中的含量多于花瓣;而Cu则相反,在叶片中的含量低于花瓣;Na在白色和红色...  相似文献   
66.
棕榈植物是"热带植物王国"的一大家族,因树形奇特、富含热带风情等特点,在我国南方园林造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棕榈科植物在造景应用中的主要优点,提出了棕榈植物具体造景设计的基本类型和方案。  相似文献   
67.
 研究六堡茶散茶和砖茶(2006年产)的主要功能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六堡茶散茶和砖茶的主要化学功能成分分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9.81±0.073)和(2.37±0.011)mg/g,未检测出茶氨酸;水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8.45±1.03)和(47.55±1.19)mg/g;游离蛋白质含量为13.28±0.53)和(11.41±1.71)m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4.24±0.063)和(2.37±0.011)mg/g;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8.30±0.10)和(29.28±0.059)mg/g;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31.09±8.41)和(95.61±0.58)mg/g,儿茶素类单体分别有8和7种检出,并分析了其含量;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35.68±9.22)和(305.22±7.76)mg/g。用L*a*b*表色系分析了六堡茶和普洱茶茶汤的色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六堡茶茶汤在205nm和272nm处近有特征吸收峰。得出结论: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呈现典型的黑茶特征。  相似文献   
68.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系固土拉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豆间作体系对土壤流失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地上部,而鲜有研究报道玉米大豆间作根系特征对固土拉力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坡耕地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MD)、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DD)和裸地(CK)的生物量和根系固土拉力。结果表明:MD处理的玉米根系密度较MM处理增加了19.64%,10—20cm土层深度范围内MD处理与MM和CK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MD处理较MM和CK处理分别高出了4.25%和4.84%,在0—10cm范围内,MD处理较MM和CK处理分别提高了2.49%和15.85%,在20—30cm范围内,MD处理较MM和CK处理分别提高了1.56%和6.25%。MD处理的地上部分鲜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2.46%,干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7.31%,地下部分鲜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5.06%,干重生物量较MM处理增加了3.17%。在0—30cm土层范围内,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含水率。MD处理较MM处理、DD处理和CK处理不论在玉米样方还是在大豆样方其固土能力均强,在施加相同荷载情况下,间作处理比单作处理土壤样方的位移偏移量较单作处理时偏移量小。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放牧 补饲)的32只布尔山羊公羊的长期观察,发现不同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性格差异,可根据其行进速度、采食速度、配种行为以及对环境声响和驱赶反应等分为稳健型、急躁型和迟钝型3种。公羊的性格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其中性格急躁型公羊性成熟较早,但周岁后体重较小,采精量较少,精子密度较差;迟钝型公羊虽然在体增重、采精量和精子密度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性成熟较晚,性欲和精子活力较差。采精、配种时动作缓慢或精力不集中,不受人们的欢迎;稳健型公羊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理想,因此,在其他性能指标相同条件下,选择性格稳健的公羊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70.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球茎(PLB)进行繁殖是大花蕙兰-种重要的再生方式。本研究以大花蕙兰原球茎为外植体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1/3MS、1/2MS、MS)、有机添加物(椰乳、香蕉泥、苹果汁)、活性炭和植物激素(6-BA、NAA)等因子对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为基本培养基有利于PLB的增殖;有机添加物对PLB的增殖也有影响,其中,以椰乳的增殖效果最好,其次为香蕉泥、苹果汁;1.5g·L。活性炭可以有效减少褐变的发生;低水平的NAA(O.2mg·L-1)和较高水平的6-BA(1.0mg·L-1)对大花蕙兰PLB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