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根据强对流天气的活动规律和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两种不同预报方法,即中尺度概念模式法和分团预报法,较好地解决了准客观自动化短时天气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62.
根据GenBank报道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O)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MO新疆分离株(MO XJ)溶血素TlyC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其他支原体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该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lyC基因全长为1 239bp,编码426个氨基酸,其中第1~23位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编码区含有跨膜结构域和CBS结构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系统发生分析表明,MO与猪肺炎支原体232株和絮状支原体的相应序列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种支原体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首次克隆了MOTlyC基因,为了解MOTlyC生物学功能及其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布尔津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尔津县是新疆的大豆主产区之一,也是优质大豆的发源地。2012年,在冲乎尔镇库须根村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大豆黑河48号的产量达到250kg/666.7m2,纯收入可达540元/666.7m2以上,高于其他经济作物的平均收入。从良种选用、精细施肥与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4.
由于集约化畜禽生产导致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危害,因而缓解畜禽生产对环境污染的策略被广泛研究。文章分析了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从饲料营养调控的角度对减少氮、磷、微量元素、臭气、甲烷排放和削减耐药基因的环保饲料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5.
天台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2011年的探索与实践,对浙江省天台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面对统防统治快速发展出现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防治队伍不稳、防治风险较大、药剂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统防统治发展的工作对策,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加强日常监管等工作入手,促进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活性、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MTT比色法观察蒲黄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内皮素-1(ET-1)、NO的含量。结果蒲黄黄酮可提高缺氧时HUVE-12细胞活性,减少NO降低程度(P<0.05),抑制ET-1的生成(P<0.05),蒲黄黄酮对HUVE-12细胞的这种保护作用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12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NO和ET-1的生成有关。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7.
不同药剂带药移栽防治水稻前期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移栽前3 d使用不同药剂带药移栽试验,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水稻前期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促苗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40 g、20%氯虫苯甲酰胺40 mL和10%四氯虫酰胺120 mL对水稻有明显的促进分蘖作用,安全性较好;不同药剂组合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移栽后30 d药剂防效明显下降;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建议水稻带药下田每667 m2秧田使用40%氯虫·噻虫嗪40 g或20%氯虫苯甲酰胺40 mL+35%吡虫啉60 mL,可有效控制水稻前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害虫,并有促苗增加分蘖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一、前言 赣南毗邻广东,气候以赣州为例:年平均温度19—20℃,年雨量1500—2000毫米,无霜期达250天以上,最适宜于双季连作稻栽培。全区590多万亩稻田,一季晚稻田占120多万亩(江西全省一晚田约有1000多万亩),这些一晚田,大都分布于山区,一般水源较好。许多事实证明,逐步将一晚改种双季连作稻,不但可能,而且是目前粮食(水稻)  相似文献   
69.
采用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作为动物模型,进行自主运动实验、接触反应实验、运动速度实验,从而评价LM609联合TBBPA对斑马鱼神经行为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 μmol TBBPA对斑马鱼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自主运动次数升高,接触反应距离减小,且在光暗情况下速度均下调。但是TBBPA联合50 μg·mL-1 LM609显微注射的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减弱。结论:LM609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TBBPA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具体数据与实例,介绍了世界温室发展概况;分析、比较了传统温室管理方法与微型计算机温室管理的差异;简要介绍分析了微机在温室管理中的应用,并依此论证单板微机、单片微机在温室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温室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温室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