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调查结果表明,与籼型单季稻两优培九相比,粳型单季稻甬优12品种,前期分蘖力较弱,封行时间偏迟、叶片坚挺,茎秆粗壮高大,生长量大,耐害性较强,生育期长,抽穗成熟时间迟等特点;病虫发生表现前期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发生相对较轻;后期褐飞虱暴发推迟1个世代,穗期螟虫为害风险增大,稻曲病的发生也相对较重。据此,建议调整粳型单季稻甬优12的防治策略,即充分利用甬优12前期病虫发生轻、耐害性强特点,适当提高甬优12分蘖期防治标准,减少防治面积与防治次数,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纹枯病首次防治应较两优培九推迟15~20 d;重视破口期稻曲病预防与穗期螟虫防治;治前控后,加大褐飞虱防控力度;选用对天敌影响小的低毒农药组合,保护天敌,减轻后期褐飞虱防控压力。  相似文献   
102.
103.
试验结果表明,褐稻虱对吡虫啉和扑虱灵均有一定的抗药性,防治过程中用水量的多少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扑虱灵对若虫防效高于吡虫啉,而对成虫防效低于吡虫啉。  相似文献   
104.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期前,细喷雾技术可提高叶面害虫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对稻飞虱、纹枯病等基部病虫的防效与常规喷雾基本接近。东方红18型弥雾、1.2 mm手动细喷雾、1.8 mm手动常规喷雾和担架式喷雾,药后5 d,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97.9%、96.1%、90.2%、82.4%,对稻飞虱的防效分别为96.5%、96.3%、93.8%、81.8%,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50%、66.7%、55.8%、39.2%。  相似文献   
105.
离子注入小麦的变异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离子束注入小麦的变异效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小麦所产生的变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表现型主要为七种。本文还对突变体有关性状的选择与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春玉米粗缩病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在田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当发病较轻时,聚集度有所下降,趋向随机分布。用m*-m回归法分析(IWAO)检验,表明玉米粗缩病为负二项分布。根据玉米粗缩病聚集分布特点,田间调查时宜采用平行直线跳跃式取样法,进行小样本、多样点取样。理论抽样模型为n=(1.96)2/D2(1.213 05/m+0.291 09),序贯抽样模型为Tn=1.213 05/(D02-0.201 09/n)。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施氮量对单季稻病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期,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的发生均显著增加,与不施氮肥的处理比较,每667m2施尿素18 kg、26 kg、35kg、44 kg处理的稻纵卷叶螟蛾幼虫数量分别增加了 225%、338%、496%、561%,卵量分别增加了160%、260%、300%、380%,白背稻虱数量分别增加10.6%、40.7%、70.9%和113.9%.纹枯病不施氮肥的处理未发生,其它处理丛发病率分别为6%、9%、12%和18%.因此,在水稻综合防治与农药减量工作中,应控制氮肥施用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病虫危害损失.在病虫防治中,可根据肥力水平与水稻长势进行分类预测和指导,降低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108.
香菇是名贵的山珍之一,在我国用原木栽培香菇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为了节约木材和克服产区的局限性,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1957年陈梅朋等开始采用木屑代原木栽培香菇的研究,于1960年初步获得成功。1974年又着手解决早熟丰产良种(7402)和大面积栽培技术的问题。根据广东经济特区的需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广东省一些荔枝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显示按常规方式生产的荔枝有三氯杀螨醇、氯氰菊酯以及甲胺磷农药残留,而经权威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荔枝园生产的有机荔枝未检测出农药残留。有机荔枝的出现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是未来荔枝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0.
经1997、1998两年的试验示范与技术研究表明,通过两季茬口合理衔接、适宜组合搭配、化调控苗、适龄抛栽、科学管理等手段,获得连作早晚稻“双杂双抛”高产稳产,形成一套适合浙南沿海地区光、温条件和生产实际的双杂双抛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