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7篇
  14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本研究基于4种未来气候情景(包括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数据,利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和分段模型评估了2020—2100年全球草地生态系统及其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4个气候情景中,全球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将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在SSP126和SSP245情景中,全球草地面积将下降,预计到2090 s将分别下降194.10和178.43万km2,主要原因在于冻原与高山草地面积的减少。相比之下,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中,全球草地面积将呈现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90 s将分别上升67.59和136.72万km2,热带萨王纳面积增加最多。全球草地NPP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中均将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090将分别上升0.25,1.96,5.78和7.52 Pg DW,其中,热带萨王纳NPP的贡献最大。在全球暖湿化背景下,冻原与高山草地和热...  相似文献   
452.
目的研究甘草、黄芪及单药对CYP450酶的影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大鼠连续给予甘草、黄芪、甘草-黄芪提取物14 d,探针底物茶城(CYP1A2)、奥美拉唑(CYP2C19)、右美沙芬(CYP2D6)、氯唑沙宗(CYP2EI)、双氯芬酸钠(CYP2C9)和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种探针底物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消除百分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草甘草-黄芪对CYP1A2酶活性有诱导作用;甘草-黄芪对CYP2E1酶活性有诱导作用;甘草、黄芪和甘草-黄芪对CYP2C9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甘草,甘草-黄芪能诱导CYPIA2和CYP2EI酶,抑制CYP2C9酶。  相似文献   
453.
为探讨墨兰(Cymbidium sinense)AP3基因在兰花唇瓣中的功能,基于前期从墨兰转录组中得到的AP3基因序列,通过PCR技术构建墨兰AP3基因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EHA105转化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原球茎,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经PCR验证,20棵抗性苗中获得9棵阳性苗,其阳性苗率达45%,成功将墨兰AP3基因导入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454.
钙离子溶蚀与冲磨破坏是新疆地区水工过流面混凝土的常见病害类型。本研究采用氯化铵溶液加速溶蚀过程、水下钢球法模拟推移质冲磨行为,测试不同溶蚀程度混凝土的侵蚀深度、维氏硬度、冲磨深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随冲磨时间的变化,讨论软水溶蚀-推移质冲磨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性能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溶蚀混凝土初始损伤程度的增加,其单位时间内的冲磨深度逐渐增大,试件抗冲磨性能降低;在72 h冲磨周期内,经氯化铵溶液加速侵蚀30、90、180 d的混凝土溶蚀深度均小于其24 h冲磨深度;24~72 h冲磨行为发生在混凝土未溶蚀区,前期溶蚀作用导致混凝土冲磨表面分形维数增大,其不规则性进一步加剧了后期磨蚀损伤。  相似文献   
455.
沙国良  陈宇轩  魏天兴  任康  郭鑫  傅彦超 《土壤》2022,54(6):1265-1273
为深入了解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草地、沙棘、油松、山杏和山杏油松混交林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探究黄土高原丘陵区典型退耕恢复植被有机碳(SOC)、无机碳(SIC)、全碳(TC)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恢复植被平均土壤全碳含量为1.685~1.898 g/kg,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山杏(0.368 g/kg)>草地(0.299 g/kg)>沙棘(0.250 g/kg)>油松(0.233 g/kg)>油松山杏混交(0.209 g/kg) ,平均土壤无机碳含量为平均土壤有机碳含量的5.6倍。(2)所有恢复植被土壤深层(60~100 cm)无机碳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油松外,各恢复植被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3)坡向、坡度、海拔、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含水量、土壤黏粒、速效磷和速效氮共解释了78%、24%和77%的SOC、SIC和TC含量变化,其中海拔、坡向和土壤含水量为研究区土壤碳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因子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正确评估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及其生态效益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56.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追溯已成为追溯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块链技术核心是解决上链以后信息不能篡改,而如何确定哪些信息上链并进行上链前信息验证是目前区块链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以果品为例,融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和区块链技术,改进农产品区块链追溯系统的上链机制并设计实现系统。通过对果品供应链进行危害分析挖掘其关键信息作为上链信息,并提取五个关键控制点(CCP1生产、CCP2加工、CCP3仓储、CCP4物流、CCP5销售);在确定关键信息的基础上,对上链信息进行限值判定,在阈值范围内进行上链;构建数据异常和质量安全预警模型,对关键控制点处上链后的信息实时监控,智能反馈;从而构建"上链前关键信息挖掘-上链中信息事实判定-上链后信息智能反馈"的上链机制改进方法;围绕改进后的上链机制,编写阈值判定、数据上链以及数据智能反馈3种合约实现改进后的上链机制,并基于Fabric环境完成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将改进后的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某果品企业,结果发现改进后的追溯系统平均吞吐量350交易量/s(Transactions per Second,TPS),每秒内可完成40条关键交易数据并发上链,相较于原有追溯系统提高14.85%,满足追溯系统的需求。此外,在3个月的现场监测中,共预警通知13次风险,企业根据预警级别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可有效减少企业损失和和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区块链追溯系统、提升关键环节追溯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7.
假定核心筒的弯曲刚度与外排柱的轴向刚度在加强层处遵循相同的变化规律,忽略剪切变形与转动惯量的影响,同时认为加强层与外排柱铰接、与核心筒刚接,核心筒承担弯矩,外排柱内仅有轴力作用而不承受弯矩.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动力学关于分布参数体系的振动理论,考虑核心筒和外排柱变刚度以及加强层弯曲变形的影响,对带有两道水平加强层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编制了计算机算法程序.根据核心筒与外排柱刚度之比、核心筒与水平加强层刚度之比、核心筒和外排柱沿高度变化的刚度之比的不同取值,得出了该体系前3阶自振频率与加强层位置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加强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