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5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2005—2006年)的14个品种进行同异法分析及其联系势测验,结果表明,Q170、云蔗99—596、Q141、cp85-1308、云蔗98-236、云瑞99—113等6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联系度在0.7254-0.8712,综合表现优良,可考虑给予示范、繁殖推广。其余品种表现一般或较差,需进一步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62.
德蔗93-94由德宏州甘科所与省甘科所协作选育而成。1993年从杂交组合崖城71-374×CP72-1210中选育的优良新品种。经过连续十四年的系统选育及省、州区试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品种中茎,特早熟,高糖,萌芽中等,分蘖强,成茎率高,纯度高,品质好,高糖持续期长,纤维分适中,抗转化性状优良。11月糖分14.00%,平均糖分15.93%,比对照新台糖10号(13.80%)高2.13个百分点,比对照桂11(14.20%)高1.73个百分点;平均亩蔗茎产量为6597kg,比对照新台糖10号(6495kg)增产1.57%,比对照桂111(6507kg)增产1.39%;平均亩含糖量为1056kg,比对照新台糖10号(895kg)增17.99%,比对照桂11(954kg)增10.70%。蔗糖分及亩含糖量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符合或超过国家甘蔗新品种审定标准,于2005年10月通过德宏州农作物品种认定,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我省中等肥力的旱坡地种植。2007年全省示范种植面积5.236万亩,累计示范种植面积14.636万亩。  相似文献   
63.
采用DTOPSIS法对云蔗05型9个甘蔗品系品比试验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品系云蔗05-49、云蔗05-51综合性状优于双对照,云蔗05-39及云蔗05-211优于ROC16(CK2),次于ROC22(CK1)。上述4个品系应重点试验和评价,其余综合性状次于双对照的品系,仍需作进一步观察试验或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64.
常用甘蔗种质资源抗黑穗病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39份甘蔗种质资源进行了抗黑穗病鉴定,确定其抗病性,简要分析了亲本组合与甘蔗抗墨穗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对云南省第八套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的15个品种(材料)在8个点的两年新植、1年宿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P71—6180、桂糖90—95、云蔗89—351、云蔗92—19、云蔗94—375等10个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建议进行推广应用。分析结果与各试验点旨在繁殖推广的品种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66.
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研究形成和生产甘蔗良种侧枝快繁的几项关键技术是:植期大田以夏植母茎侧枝苗生产环节最适宜;品种应选择生长旺盛,根茎发达,血缘关系较近的,有利于侧枝苗发生和生长;甘蔗侧枝苗处理技术,去顶时间以有10个有效节为宜,二、三次处理以侧枝苗形成4片叶或侧枝茎部萌动、使甘蔗侧枝苗假植生根、大田移栽成活率均达90%以上,甘蔗繁殖速度由传统的5-8倍提高到30倍,为甘蔗良种的迅速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7.
通过试验示范,形成了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技术,公顷下种6~7.5万芽,与常规繁殖相比,节省用种量一半,繁殖倍数翻一翻以上,对降低成本,提高良种繁殖速度,加快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8.
甘蔗优异材料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云蔗 97 /84、云蔗 98 /236、云蔗 98 /13、00-505、00-530等 19份甘蔗优良中间材料、品种及引进的优异材料在桶栽条件下进行了水分胁迫下相关干旱生理指标的测定,并对各指标进行了生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受旱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与叶片的受旱表现相一致。在参试材料中受旱后 00-530、00-506、00-456、云蔗 97 /84、云蔗98 /13、00-527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增幅较小,叶片枯黄卷缩程度轻,具有较好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69.
本文根据云南高海拔蔗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形成的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环境差异及干湿季分明,冬春干旱严重,蔗区多无灌溉条件,甘蔗大生长期热量不足,冬季霜冻出现频率和大小不一,土壤瘦瘠等特殊生态条件。论述了高海拔旱地甘蔗农业生态系统的育种目标是:萌发力强,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成茎率高,有效茎多,抗旱,抗病,耐寒力强,宿根性好,糖分高,早中熟的中至中大茎品种。认为通过导入新种质,扩大遗传背景,以增强后代的抗逆性,改良甘蔗的产量和糖分性状;从生态条件差异不大的蔗区引种,在不同生态型蔗区进行选育,鉴定;采用相宜耕作栽培技术,创造良好的小生态环境是选育不同生态型优良品种,实现高产、高糖、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0.
由于云南地形地势错综复杂,对于大量非蔗区中的小块盆地或谷地,虽然种糖蔗不能成规模,发展糖蔗的条件有限,但若能种植糖果皆用蔗,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居民消费,而且可以成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途径.果蔗不仅产量高,而且销售时间长,经济收入可观,种果蔗不象栽种水果需2~3年才有收益,而是当年就可获得可观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