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6个不育系作母本和7个恢复系作父本交叉配组的42个组合为材料,系统观测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生育期,分析了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如何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竹舟 5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和安徽省种子总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笔者对竹舟 5号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进行了总结 ,对其生长过程中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 ,进而提出了竹舟 5号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6个抗倒伏性有一定差异的中籼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了3个氮肥水平、3个栽插密度,分别测定了各处理下的茎秆力学特性,分析了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弯曲应力,株高,基节弯矩,都逐渐增大;而倒伏指数先降低再升高,即中肥区倒伏指数最小,倒伏的可能性最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栽插密度的减小,基节弯矩,断面模数和倒伏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弯曲应力先增大后减小,而折断弯矩却明显增高。即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栽插不宜过稀也不宜过密。高肥水平下稀植,低肥水平下密植,都有可能降低倒伏指数。稀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单靠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来实现;密植条件下,基节折断弯矩的变化是通过断面模数和弯曲应力两因素共同实现的。实际生产中,施氮量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且不同类型的品种,对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改进现有高产品种茎秆的质地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水稻抗倒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 7个早籼恢复系和 7个不育系分期播种的观测表明 ,在合肥地区 4月 6~ 16日播种 ,一般 6月下旬~ 7月初始穗 ;播期每推迟 5d ,播始历期缩短 2~ 4d ,主茎叶片数呈略减趋势或变化不大 ,穗粒性状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各亲本系播始历期的长短 ,提出其春播复制的播期只宜安排在 4月 5~ 2 0日 ,抽穗扬花期在 6月 3 0日前后 ;父、母本行比 2∶10~12 ,每穴栽双株  相似文献   
15.
选用7个早籼稻恢复系和6个不育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42个杂交组合,对这些组合和亲本进行垩白度测定,进而分析了垩白度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以及垩白度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垩白度与亲本的GCA和组合的SCA具有密切的关系,通常GCA越低,SCA的方差越大,所配组合更易出现垩白度低的组合。垩白度低的不育系配组的组合,中亲优势多为正值;垩白度高的不育系配组的组合,中亲优势偏向负值。不育系对杂种垩白度影响较大,育种中应加强不育系的垩白度改良。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上应用的10个恢复系和7个不育系为材料,以倒伏指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生产上应用的杂交中籼亲本的抗倒伏特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并分别分析了恢复系和不育系抗倒伏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倒伏指数与茎秆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稻亲本的抗倒伏能力存在差异,恢复系以9019和黄华占的抗倒伏能力最强,不育系则以安农9054S和Ⅱ-32A为好;恢复系基部第1节间倒伏指数与株高呈显著相关,与基部节间长、壁厚和单位节间干重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壁厚、单位节间干重与倒伏指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不育系基部第1节间倒伏指数节间长和壁厚相关系数较大,多呈显著相关。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改良恢复系要适当控制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的充实度;而不育系改良的重点在缩短基部第1节间长度和增加茎秆的充实度。  相似文献   
17.
选用汕优63等58个籼稻品种(组合)为材料,分别用糙米粉和精米粉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分析了用糙米粉代替精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糙米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精米粉低,且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差值呈增大趋势,表现趋势总体上基本稳定。两者之间换算系数在0.67左右,且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换算系数略有增大。两者之间以指数关系和直线关系的决定系数较大,分别为0.9246和0.9125。由试验结果可见用糙米粉代替精米粉测定直链淀粉含量作为早代单株材料的鉴定和选择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旱作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R64为受体的抗旱基因聚合杂交后代150个新品系为材料,对其在旱作和水作条件下的加工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旱作和水作处理下稻米加工品质的差异性和关系,结果表明:旱作降低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其中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精米率,对糙米率的影响较小;随着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增加,旱作比水作处理的糙米率降低的越多;整精米率中到较高的范围内,旱作与水作的差异较稳定。但也存在着少数抗旱新品系在旱作条件下和水作条件下相近甚至稍高一些,这些品系在旱作条件下其加工品质影响较小甚至基本上不受影响,可作为旱作推广的良好品系,同时也可以作为抗旱资源加以改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在院教务处、农学系、大学生科协的支持下,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和特点,筹办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性业余科技组织——“水稻研讨会”,吸收对水稻这一单科有兴趣的学生,二、三、四年级各10余人,常年保持不同层次的学生40余人,试图通过以水稻栽培与育种为典型,围绕能力培养,探索如何搞好“三结合”问题,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以2006年安徽省各地推广种植的优质米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的理化指标与食味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4个理化指标与食味构成因子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80.8%.籼稻的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蛋白质含量、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粳稻食味构成因子与长宽比、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等几个理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构成的线性组合已包含了原有变量全部信息的76.3%.粳稻的外观、蒸煮、营养品质与食味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主要是透明度、长宽比和碱消值与冷饭柔软性之间的相关.并对食味与理化品质性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