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40篇
  732篇
综合类   1246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97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对杨凌道路园林树木种类、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归纳分析了2007年以来杨凌道路园林树木、景观观赏价值及特色变化,并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性建议,对同类地区园林树木的应用以及道路景观营造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2.
Turpan is one of the major high-quality grape production bases in the world for years because its climate is so special (hot, dry, and windy). The grape market needs the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Xinyu’ is a new variety bred by crossing selection of E42-6 (a self-pollinated inbred of Vitis vinifera cv. ‘Red Globe’) as female and Vitis vinifera cv. ‘Rizamat’ as male parents and registered in the Crop Varieties Registered Commissio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n 2005.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its photosynthe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limate in Turpan was characterized by long-time intensive sunshine, high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ly low humidity. The peak value of photosynthetic available radiation (PARi) was 1 454 μmol·m-2·s-1, and the minimum and average values were 111 μmol·m-2·s-1and 938.889 6 μmol·m-2·s-1, respectively. Air temperature and sunlight intensity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s during 1 p.m. to 4 p.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of Xinyu increased stably before 11 a.m. and there was a midday depression during 11 a.m. to 2 p.m. The minimum value of Pn appeared at noon (2.77 μmol·m-2·s-1). It was concluded that as a new grape cultivar, “Xinyu” could withstand extreme climate conditions in Turpan.  相似文献   
893.
为了研究采摘高度及采制时期对黄山"松谷"毛峰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黄山"松谷"毛峰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结果表明,从采制时期上看,随着采制时期的延迟,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逐渐降低;从采摘高度上来看,随着采摘高度的上升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总体上升,在750m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94.
马梓策  于红博    张巧凤    曹聪明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3):114-121
利用内蒙古地区1960—2016年45个气象站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通过线性倾向估计、径向基函数插值法、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内蒙古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突变现象。结果表明:内蒙古近57年来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全球年均温增温率,达0.38℃/10 a,且在1987年发生增温突变;四季气温中,春季和冬季均温升高对年均温上升贡献度最大;年均温和季均温年代际变化呈明显的增暖趋势,年均温、季均温在1990—1999年开始变暖;内蒙古年均温和增温率二者分布规律相同,即:东部 < 中部 < 西部。内蒙古年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自西向东呈现出增—减—增的趋势,降水量最少的年代为2000—2009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代为1990—1999年,降水量增率为0.47 mm/10 a,且在1999年发生由丰水到枯水、2011年发生由枯水到丰水的两次突变;两季降水量中,内蒙古雨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非雨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增加量和减少量均为东部 > 中部 > 西部。小波分析显示,1960—2016年内蒙古年均温变化以15 a的周期为最强;年降水量变化以11 a的周期为最强。通过以上分析,1960—2016年内蒙古气候正在由暖干化向暖湿化转型。  相似文献   
895.
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山西省潜在蒸发量,运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地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为1 148.6 mm,存在以27 a为主周期和9 a,45 a左右为次周期的周期变化;(2)山西省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北部地区潜在蒸发量低于南部地区,地势低的地方潜在蒸发量较高;(3)山西省潜在蒸发量西北部和东南部呈现下降趋势,东北部及西南部呈增加趋势,东北部增加趋势尤为显著;(4)平均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山西省潜在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潜在蒸发量与平均水气压、相对湿度和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温度、风速、日照时数及纬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96.
植被碳利用效率(CUE)是评估陆地碳循环的重要指标,探讨其动态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MOD17数据计算中国植被CUE,辅以地统计学理论,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植被CUE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要素数据剖析植被CUE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国植被年CUE在研究年限内总体上表现为轻微的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在2000—2007年以0.000 6的变化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而2007—2013年植被CUE呈现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该变化特征可归因于2007年气温及降水格局的改变;植被CUE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体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状态。CUE增加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台湾岛。而CUE呈减少趋势的区域分布范围较广,其中减少趋势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及华北华中的大部分地区,另江南地区及新疆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草地及森林区域植被CUE波动变化较小,表明该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不同植被类型的CUE均值表现为:草地(0.21) > 农田(0.14) > 森林(0.09) > 灌丛(0.06)。全国大多数地区植被CUE与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气温则呈负相关,而这种相关性会随着区域气候格局及植被类型的变化而变化。总体上,全国植被CUE的增加主要归因于降水量的增加,而气温的升高则造成植被CUE的降低。  相似文献   
897.
采用人工野外放水冲刷试验,以(土娄)土地质为下垫面的工程堆积体坡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坡长、坡度的(土娄)土堆积体坡面细沟形态特征及其沿程分布。结果表明:沟宽随时间延续呈现先递增后倾于稳定的趋势,沟宽与坡长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沟深随时间延续不断递增,表现为线性函数关系,沟深与细沟断面面积均对坡长变化存在响应,但并不存在显著函数关系,细沟宽深比随径流的持续呈现先骤减后倾于稳定的趋势,细沟断面面积随时间延续呈现逐渐递增的走势,可以用线性函数来描述断面面积与时间二者的关系,沟宽的沿程分布规律不一,呈现迥异,整体上来看,沟深的分布特性表现为先骤减后保持稳定的规律,就堆积体渣面汇集径流冲刷坡面的情况而言,对堆积体上半坡面布设合理的防治措施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98.
为了探明湖北省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利用MOD17A3H NPP时序数据、土地覆盖类型产品MCD12Q1、气象数据和SRTM DEM地形数据等,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2004-2015年湖北省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形条件下植被NPP分布及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12年间,湖北省植被NPP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大体呈东、西部山区高,中部略低的格局,全省植被NPP值大部介于400~600 g C/(m2·a);(2)全省植被NPP与年均气温呈现正相关性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9.28%,与年降水量呈现正相关性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9.07%;(3)气温是影响林地、草地植被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耕地主要受降水量影响;(4)植被NPP与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随高程、坡度、坡向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植被NPP变化是气温、降水和地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9.
以江西大岗山丝栗栲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PLFA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林地土壤共有40种PLFA存在,其中16∶0、5,9,13Me14∶0和10Me16∶0在各时期各土层中均有分布,并占有绝对含量优势;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表聚现象(P<0.05),0~20 cm土层中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都显著优于下层土壤,但同层土壤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18∶0、18∶1w11t、18∶1w9t、cy17∶0、a14∶0是影响丝栗栲林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PLFA;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LFA含量与降雨量和凋落物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00.
为研究太白红杉的天然更新状况,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太白红杉林的林窗特征及更新数量进行调查,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太白红杉林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太白红杉林中,实际林窗(CG)和扩展林窗(EG)大小均以100 m2左右的中小面积为主,而且林窗的形成方式主要受风雪影响导致折干;2)林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林窗面积>林窗开敞度>坡位>坡向>坡度>海拔>枯落物厚度,表明林窗面积和开敞度对林窗天然更新影响最显著;3)幼苗主要集中在中小林窗中,而且在开敞度为0.6~0.8更新最好。因此,建议通过改善林下更新环境,提高太白红杉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以及成苗率。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可以开敞度为指标进行适度经营,人为创造一定的林窗,以加快太白红杉林的天然更新,维持其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