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62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88篇
  31篇
综合类   564篇
农作物   8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2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71.
为快速评价大豆种子活力,该文以人工加速老化后的大豆种子为原料,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xtrac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EESI-MS)直接检测不同活力大豆种子水提液,获得其正离子模式下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 DA),建立鉴别大豆种子活力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结合多变量分析方法可以有效鉴别不同活力大豆种子。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4.80%,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正确率都为100%,对外部验证样本进行判别分析,正确率为95%。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能快速鉴别不同活力大豆种子,为种子活力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2.
应用GCMs和历史气候资料生成我国在CO2倍增时的气候情景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采用3种大气环流模型(GCMs)的输出结果,并结合我国各地有代表性气象台站20-3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在微机上生成了我国在CO_2倍增时的3种气候情景.进而分析了我国未来温度、降水和太阳辐射3要素可能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趋势,并推测我国易受全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脆弱地区.  相似文献   
73.
滇东红壤区不同海拔高度带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滇东红壤地区玉米"3414"田间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玉米相对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建立滇东红壤区不同海拔段高度带玉米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缺素区与当地最佳施肥区玉米相对产量﹤75%,75%~90%,90%~95%和﹥95%为标准,划分土壤养分的等级。滇东红壤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带的碱解氮含量等级可划分为高、中和低等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级划分为极高、高和中等。不同海拔高度带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值不同,特别是中海拔段有效磷的各个等级数值与高、低海拔段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4.
苏北沿海大蒜田葱地种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葱地种蝇在大蒜上为害逐年加重,主要以幼虫为害蒜苗造成死苗、断垄,2002年一般田块死苗率为20%~30%,严重田块达60%~80%,有些田块只好改种其他作物。为此,笔者通过近3年来的观察研究,摸清了该虫在本地大蒜上的生活习性,并开展了防治技术研究,现报道如下。1发生规律葱地种蝇(Deliaantiguameigen)俗名蒜蛆,属双翅目,花蝇科。在本地一年发生3代,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3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即上年第3代),4月中旬盛发,6月下旬为盛发末期,成虫飞翔能力差,趋腐臭味,成虫历期30天左右。4月上旬见第1代卵,卵产于大蒜基部土表或叶鞘裂…  相似文献   
75.
广东省红峰农场是一个以橡胶生产为主的农业企业。为了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既高产又高效安全的割胶制度。实践表明,5天一刀(d/5)是技术比较成熟的、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一种低频刺激割胶新制度,我场于2004年已开始在全场逐步推行该技术,获得了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76.
以感官值和氨基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微生物发酵法对波纹巴非蛤酶解液的脱腥效果。确定活性炭吸附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为3.5%,作用温度80℃,作用时间40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5,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为68.4%;微生物发酵法脱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浸出物添加量为0.7%,作用温度为35℃,作用时间为45 min,酶解液腥味值为1.3,游离氨基酸的回收率达到92.4%。微生物法脱腥比活性炭吸附法脱腥效果好。  相似文献   
77.
<正> AnM栽培新技术包括3个重要技术环节,即A、n、M环节,该技术对花生增产,提高品质意义重大。 ①A环节。A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引升子叶节出土,其基本作法是: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顷施有机肥30 000 kg,复合肥375 kg,尿素75~150 kg,精细整地后打畦,畦宽2m,按行距40 cm,穴距16.7 cm开沟播种,沟深4~5cm、每穴2粒、每畦5行下种。种后在播种行上覆5 cm高的小土堆(形状象A)。借助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引升子叶节出土,即在花生芽苗的下胚轴长到3~4 cm时,除去尖顶,留子叶上约10 cm厚的薄土层,余土撤于株行两侧(撤土期一般在播后8~10 d),以利日后下针,而且这种留土带较耐雨冲,还可大大减少日后M环节培土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Lyd)外地引进菌株与本地栽培菌株的遗传差异性和菌丝形态特征,为荷叶离褶伞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真菌18S rRNA(V4)和ITS(ITS1–ITS4)(18S rRNA-ITS)序列对外地引进和本地栽培的荷叶离褶伞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多重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通过分析碱基序列突变和遗传距离远近明确荷叶离褶伞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通过菌丝体生长及形态变化确定荷叶离褶伞的遗传学差异。【结果】18S rRNA-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外地荷叶离褶伞菌株(Lyd-LR1、Lyd-LR6、Lyd-LR10、LydLR15和Lyd-LR17)发生较高比例的碱基缺失和碱基替换突变,且ITS序列同源性下降至80.09%~89.72%; LydLR1和Lyd-LR6菌株的碱基突变比例高于Lyd-LR10、Lyd-LR15和Lyd-LR17以及福建本地栽培菌株(Lyd-LRX和LydLRY)。进化树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Lyd-LR1和Lyd-LR6与Lyd-LR10、 Lyd-LR15、 Lyd-LR17、 Lyd-LRX、 Ly...  相似文献   
79.
"闽花6号"花生新品种由福建农林大学育成,2006年初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农业部花生品种鉴定。根据2003~2010年闽花6号区试、试种及示范推广中的表现,该品种综合性状较突出,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较抗黄曲霉菌,蛋白质含量高,果仁等外观品质好,口感好,适合加工利用。本文介绍了闽花6号的品种特征和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饲料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以200m~2的饲料微生物发酵床猪舍为例,猪舍的长20m,宽10m,高4.5m,垫料深度50cm。发酵床饲料垫料管理包括保持垫料一定的湿度(45%)和通气量(经常性翻耕),一般每3d将饲料发酵床表面垫料翻耙1次,猪的日常翻拱也有助于垫料的疏松。饲料发酵床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头小猪(20kg以下),2头中猪(20~50kg),1头大猪(50~100kg)。由于猪粪排泄不均匀,而猪翻拱仅可分散一部分猪粪,发酵床发酵饲料的管理还需人工处理,将集中的猪粪均匀地分散在垫料中。发酵床垫料中的发酵饲料可以提供猪所需饲料的30%,其他70%饲料可以通过添加常规饲料来补充,饲料可以直接撒在发酵床上供猪取食。以200 m~2饲料发酵床养殖实例,30d内,猪的平均初重36.4kg,末重为59.5kg,料肉比达2.7∶1,均匀度良好,无死亡。发病率为5%,主要表现为发烧,精神沉郁,食欲低下,经治疗均康复或自然康复。本试验取得的经验为饲料发酵床的进一步研究、推广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