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4篇 |
免费 | 61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7篇 |
农学 | 112篇 |
基础科学 | 86篇 |
163篇 | |
综合类 | 699篇 |
农作物 | 99篇 |
水产渔业 | 42篇 |
畜牧兽医 | 418篇 |
园艺 | 136篇 |
植物保护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88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了不同pH值、渗透压的稀释液对关中奶山羊冻精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关中奶山羊精液最佳保存与冷冻效果。[方法]通过显微检测在不同pH值、渗透压的稀释液处理对降温前、平衡后与解冻后的精子的活率、复苏率、精子顶体完整率、精子畸形率及精子冻后存活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关中奶山羊精液稀释液pH值为7.3时,降温前、平衡后与解冻后的精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0.742±0.011%、0.645±0.011%、0.489±0.012%;冻后活率、复苏率及解冻后顶体完整率分别达到0.431±0.009%、63.1±0.427%、65.7±2.018%;精子存活时间在降温前、平衡后及解冻后分别达到12.50±0.141h、11.96±0.186h、11.61±0.753h,冻后 8 h 活率0.52±0.014%;当渗透压为Δ0.754℃时,其精子的保护效果最佳,降温前、平衡后与解冻后的精子活率分别达到0.752±0.045%、0.671±0.024%、0.649±0.036%;冻后活率、复苏率及解冻后顶体完整率分别达到0.481±0.019%、63.6±0.377%、69.9±1.068%;精子存活时间在降温前、平衡后及解冻后分别达到11.82±0.165h、11.94±0.145h、11.70±0.753h,冻后 8 h 活率达到0.43±0.033%。[结论]关中奶山羊精液稀释液最合适的pH值是7.3,最佳渗透压为Δ0.754℃,这一结果对奶山羊稀释液配方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亚慢性镉(Cd)暴露对五指山猪(Wuzhishan Pig, WZSP)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寻找亚慢性镉暴露致肝脏损伤的敏感性生化指标,为镉肝脏毒性的监测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月龄健康WZSP 2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镉0.0 mg•kg-1(Ⅰ组)、0.5 mg•kg-1(Ⅱ组)、2.0 mg•kg-1(Ⅲ组)、8.0 mg•kg-1(Ⅳ组)及32.0 mg•kg-1(Ⅴ组)的全价饲料,持续喂养100 d。试验期,每20 d测1次饲料镉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γ-GGT)活性;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液和肝脏中镉的含量。【结果】随着镉暴露剂量的增加,与Ⅰ组相比,各剂量组肝脏镉含量(L-Cd)显著升高(P<0.05),Ⅳ组、Ⅴ组血液镉含量(B-Cd)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在镉暴露80 d后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Ⅳ组在镉暴露60 d后显著升高(P<0.05),Ⅴ组在镉暴露20 d后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在镉暴露20 d后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40 d后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和Ⅴ组在镉暴露100 d后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和Ⅴ组在镉暴露100 d后GGT活性显著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镉暴露量、B-Cd和L-Cd三者间极显著相关(P<0.01),ALT活性与镉暴露量和L-Cd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于0.5 mg•kg-1的亚慢性镉暴露可造成肝脏损伤,导致ALT、AST、GG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43.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终生生活在封闭的地下洞道中,对地下洞道严重缺氧生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为了探究高原鼢鼠适应严重缺氧地下生境的策略,在高原鼢鼠的生境现场,测定高原鼢鼠洞道O2、CO2的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同时测定不同海拔与模拟地下洞道气体体积分数条件下高原鼢鼠的血液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大气相比,不同海拔高原鼢鼠洞道中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均显著下降,而C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均显著增加;与海拔2 700 m的高原鼢鼠洞道相比,海拔3 700 m的高原鼢鼠洞道中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显著下降,CO2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显著上升。洞道气体模拟组和3 700 m组的高原鼢鼠血常规参数无显著差异;2 700 m组高原鼢鼠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数目均显著低于3 700 m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3 700 m组。2 700 m组高原鼢鼠动脉血氧分压(Pa... 相似文献
44.
45.
为了解长江三峡库区森林土壤的物理性质,运用分形原理,研究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分形特征,建立土壤结构分维与土壤性质预测模型,运用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探讨土壤结构分形变化与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机械组成分维、微团聚体组成分维和孔隙组成分维可作为评价土壤结构的指标。不同林分林地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分维值为2.7~2.9,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分维为2.5~2.8,土壤孔隙组成分维为2.3~2.8。从质地、微团聚体组成和孔隙组成来看,常绿阔叶灌丛土壤结构要明显优于其他林地土壤,而楠竹林最差。不同林分及农地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机械颗粒组成和孔隙组成分维与土壤性质存在较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由弹性系数和边际量可以看出,机械分维的影响要大于微团聚体分维和孔隙组分维。这对进一步探讨分形学在土壤结构与土壤性质的应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47.
洱海流域典型农区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氨挥发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寻洱海流域合理的施肥方式,减少氮肥的氨挥发损失,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类型及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规律、氨挥发累积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究了影响氨挥发排放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5 d内,穗肥期氨挥发损失占比最大为19.04%~33.00%,其次分蘖肥期损失为7.18%~15.72%,基肥期损失最少为4.89%~7.76%。不同施肥处理中常规施肥(CF)、化肥减量20%(T1)、单施有机肥(T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3)、考虑当季25%矿化率单施有机肥(T4)、考虑当季25%矿化率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5)和单施控释肥(T6)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42.52、22.73、11.71、15.12、38.24、25.95 kg·hm~(-2)和18.44 kg·hm~(-2)。等量施氮条件下不同肥料类型氨挥发损失占比大小为尿素控释肥有机肥+化肥有机肥。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施氮量越大氨挥发累积量越大,且氨挥发速率与田面水NH4+-N浓度呈正相关性。综合稻田氨挥发累积量及水稻产量,在洱海流域典型农区水稻种植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25%当季矿化率)、化肥减量施用(20%)以及控释肥施用是3种较优的环境友好型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48.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不同年龄阶段泥蚶的急性毒性试验。经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氨氮浓度、温度以及氨氮浓度和温度的相互作用均极显著地影响二龄和三龄泥蚶96 h的成活率。在24℃、28℃、32℃时,总氨氮对二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348.40、312.99、219.06 mg/L,SC分别为34.84、31.30、21.91 mg/L;总氨氮对三龄泥蚶的96 h LC50分别为681.25、443.20、285.84 mg/L,SC分别为68.13、44.32、28.58 mg/L。 相似文献
49.
体外试验中不同粗精比对山羊瘤胃细菌氨态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体外发酵法研究了4种粗精比(10∶0、8∶2、6∶4和4∶6)底物对山羊瘤胃细菌产量、15NH3-N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培养液的pH值与氨态氮浓度在8h内急剧下降,而后至24h呈缓慢下降;经24h培养的细菌产量在8∶2、6∶4和4∶6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极显著地高于10∶0组(P<0.01);细菌体15N丰度以8∶2及4∶6组较高,显著高于10∶0和6∶4组(P<0.05);细菌体15N富集量以8∶2组最高,底物547.43μg15N中有120.44μg被细菌体富集,显著高于10∶0组(P<0.05),但6∶4、4∶6组与10∶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细菌赖氨酸的相对百分组成随精饲料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胱氨酸在粗饲料组(10∶0)显著高于其它组,但各精饲料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组氨酸以8∶2组为最高,显著高于10∶0组,但与其它精饲料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