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降雨入渗深度的影响,基于田间原位观测试验,分析膜下滴灌和传统地面灌溉2种方式对降雨入渗初始含水率的影响,并应用HYDRUS-2D模型模拟2种灌溉方式下不同降雨条件的入渗深度差异.结果表明:与传统地面灌溉方式相比,膜下滴灌改变了降雨入渗初始含水率,且在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其对降雨入渗初始含水率的影响规律不同.通过不同情景的降雨入渗模拟得到,在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2种方式的降雨入渗深度主要受雨量和时间的影响,在降雨量较小时,膜下滴灌的入渗深度大于地面灌;随着降雨量及时间增加,2种灌溉方式下的入渗深度逐渐趋于一致.不论是玉米苗期阶段还是主要生长阶段,降雨入渗的土壤初始含水率均会对降雨入渗深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玉米苗期阶段,膜下滴灌的入渗深度大于地面灌,而在玉米主要生长阶段,地面灌的入渗深度大于膜下滴灌.  相似文献   
22.
冀豆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豆12×nf1(冀黄103)杂交一代为母本,以冀豆1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较大,蛋白质含量45.23%,蛋脂总和64.16%,是高蛋白和蛋脂双高品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23.
以不同来源的36个大豆育成品种为亲本,配制29个杂交组合,分析了F1代产量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亲本间各性状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来源地不同的亲本以及亲本间遗传距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大豆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荚数和粒数的优势;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超亲优势显著高于百粒重和株高等性状;亲本间单株荚数、单株产量和百...  相似文献   
24.
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建立及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豆是重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来源,目前常用的蛋白质和脂肪化学分析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籽粒粉碎而不能延续后代,在大豆品质改良的后代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明确快速、简便、非破坏籽粒的近红外检测方法利用的可行性.利用4个建模样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3个近红外大豆粗蛋白、粗脂肪籽粒检测模型和1个粉末检测模型.通过重新采集8个不同蛋白质和油份含量的大豆样品检测分析,并送检权威检测部门进行化学分析比较,分析近红外检测的可靠性.通过稳定性、一致性等分析表明,合适的建模样品集是正确建模的前提,在所建3个籽粒模型中,以含415个大豆材料的样品集所建模型(M6)可靠性最好;分析结果还表明,近红外检测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一致,在需要保存籽粒完好的大豆杂交分离世代或大量样品检测时,用近红外检测代替化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以高蛋白、高产、高配合力大豆品种冀豆12为遗传基础,创造高蛋白含量新种质,分析蛋白含量相关QTL及其连锁标记,挖掘QTL中包含的优异基因,为高蛋白育种提供新种质、新标记。【方法】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来自东北地区的红丰11、茶秣食豆、绥农14等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为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创造高蛋白新种质。从3个组合的回交后代品系中,选择农艺性状一致、产量与冀豆12无显著差异的4个高蛋白(50%-53%)品系和3个中低蛋白(38%-41%)品系为试验材料,参照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20个连锁群上,均匀选取并筛选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分析冀豆12及其后代品系的遗传相似性与遗传差异,确定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及其连锁标记。通过对QTL候选区间内的基因功能注释,挖掘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优异基因。【结果】创制出一批蛋白质含量超过50%的高蛋白新种质。3个组合中分别筛选到209、201和199个双亲间多态性标记;亲本与后代间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组合的后代中高蛋白品系的轮回亲本遗传背景回复率高于低蛋白品系遗传背景回复率。3个组合中4个高蛋白品系与轮回亲本冀豆12之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为79.58%,显著高于3个低蛋白品系材料与轮回亲本冀豆12之间的相似系数平均值67.81%;轮回亲本冀豆12传递给高蛋白种质的SSR位点数平均为161个,传递给低蛋白材料的SSR位点平均数为135个,二者相差27%。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共发掘出位于14个连锁群上的22个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及其连锁SSR标记,其中,18个QTL的蛋白质含量增效基因来自轮回亲本冀豆12。进一步分析显示,4个共性高蛋白染色体区段对高蛋白含量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分别位于C1连锁群(第4染色体)的75.52-80.62 cM、D2连锁群(第17染色体)的67.71-84.18 cM、G连锁群(第18染色体)的80.38-96.57 cM和I连锁群(第20染色体)的46.22-50.11 cM。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途径分析,预测了4个区段内20个可能参与7-磷酸景天庚酮糖、半胱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等蛋白质合成相关代谢途径的候选基因。【结论】冀豆12含有较多的高蛋白QTL位点,供体亲本的高蛋白遗传位点可以在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的后代中表现出来,并通过SSR分析检测到。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通过有限回交,易于创造出高蛋白种质。  相似文献   
26.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局地尺度地表鞘翅目成虫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托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 hm2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基于陷阱法分析了该地区2015年7、8和10月地表鞘翅目成虫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捕获鞘翅目成虫3 186只,隶属12科、38属、72种,其中步甲科、葬甲科和隐翅虫科为样地的优势科。群落各月间科数量为显著差异(p0.05),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则为极显著差异(p0.01)。群落及优势科大都表现为中等不相似和极不相似。群落优势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科级水平上与种级水平变化一致,各数值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8月、10月,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则与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相反;葬甲科除8月的均匀度指数大于7月外,其他各项指数均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大于8月;步甲科除均匀度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10月、7月、8月,其他指数均由大到小表现为7月、8月、10月;隐翅虫科各指数总是7月大于10月,而均匀度指数8月最高,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则为8月最低。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显示,仅个别指数在调查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7.
美国大豆遗传育种整体水平居世界领先行列,阿肯色州是美国南方大豆主产区,阿肯色大学大豆遗传育种居美国公立大豆育种机构领先行列。文中首先对阿肯色州大豆生产作简要介绍,而后系统介绍阿肯色大学大豆育种项目试验站设置、杂交组合配置、低世代推进、单株选拔、株行选拔、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种子纯化、扩繁和生产的详细情况;并介绍了阿肯色大学大豆育种信息化、规范化的管理操作特征;最后总结出阿肯色大学大豆育种目标明确、多地点大规模育种模式对我国大豆育种的启示。为国内同行了解美国公立机构大豆育种情况提供信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8.
29.
国审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冀豆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豆24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通过轮回群体方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和适应性好,对大豆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平均粗蛋白含量39.49%,平均粗脂肪含量20.24%.冀豆24分别于2019和2020年通过河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东南部、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30.
以托盘包装冷鲜牛腱为研究对象,选择蓝莓、玫瑰、菠菜、黑豆、黑米、柑橘皮、紫葡萄、姜黄和玫瑰茄共9种天然色素原材料制作3×3矩阵的嗅觉可视化阵列,利用色素气体可视化传感器来提取牛肉储藏期间的挥发性气味信息,同时测定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和细菌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将天然色素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挥发性气体成分反应前后产生的红绿蓝(RGB)颜色变化值作为响应信号,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来建立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响应信号与牛肉TVB-N含量和TVC值的相关回归模型,定量预测牛肉的新鲜度。结果表明,LS-SVM的定量预测模型最佳,TVB-N和TVC含量的LS-SVM模型的预测集均方差RMSEP分别为65.66 mg·kg~(-1)和0.383 log(cfu·g~(-1)),校正集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_p分别为0.863 4和0.854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