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的滞育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受光周期、温度、湿度和食料等因素的影响。滞育期间昆虫体内发生代谢物质积累、能量代谢降低、脂肪和氨基酸含量改变等变化,这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通过昆虫自身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共同响应与整合进行。  相似文献   
92.
绿盲蝽分龄与其形态发育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龄数和龄期的确定是害虫预测预报以及制定其科学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为了掌握绿盲蝽虫龄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通过测微尺对绿盲蝽3项形态指标进行了测量,以期探明其形态发育特征,选择最佳的分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形态指标的增长规律,绿盲蝽形态发育过程划分为速增期、缓慢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相邻龄期间头宽变幅的重叠度最低,变异系数小于体长和体宽;绿盲蝽形态发育特征不符合Dyar和Crosby法则.对所测3项形态指标和龄数进行线性和指数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指数模型决定系数均较小,拟合程度较差;3项指标与龄数间的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均较大,其中以绿盲蝽头壳宽值与龄数的二次、三次线性决定系数最大(R2=0.961),直线决定系数为R2=0.942,体长和体宽的直线决定系数均为R2=0.940.因此,可以根据绿盲蝽头宽来识别其龄数,为准确识别绿盲蝽虫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以水稻为寄主食料,研究了18、23、25、28、33℃5个不同温度对灰飞虱试验种群发育、存活等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8~28℃,随着温度升高,若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缩短,且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33℃高温对若虫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18~28℃范围内若虫存活率较高,33℃时存活率显著下降,28℃若虫存活率最高;在18~33℃范围内雌虫均为短翅型,而雄虫多数为长翅型,温度相对较高时雌虫多于雄虫。此外,由直线回归法得到整个若虫期各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05、14.64、15.49、14.43、13.52℃,有效积温依次为56.81、23.67、21.72、28.37、48.78日·度。  相似文献   
94.
日光温室防治棕榈蓟马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开展了7种杀虫剂对温室棕榈蓟马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棕榈蓟马成虫的LC50分别为0.079 mg/L 和0.443 mg/L,而阿维菌素、灭多威、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为47.908 ~206.236 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使用剂量以80~60 g/667 m2和 30~20 g/667 m2防治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95.
刺吸电位技术在植食性盲蝽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简称EPG)是昆虫电生理学发展的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研究刺吸式口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行为。通过电子转换,将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中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取食波形显示出来。本文综述了刺吸电位技术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植食性盲蝽的取食特点以及不同盲蝽取食行为中的EPG波形变化,同时概述了EPG应用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6.
筛选出防治苹果黄蚜的高效药剂,提出合理的选药策略.采用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13种苹果黄蚜登记药剂、10种果园常用药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发现,登记药剂中大部分吡虫啉高浓度处理对苹果黄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除20%吡虫啉乳油(EC)和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SL)外,高浓度处理下48 h防效均达90%左右,相同剂量下水分散粒剂(WG)和可湿性粉剂(WP)效果优于悬浮剂(SC)和可溶液剂(SL).果园中苹果黄蚜发生期常用药剂均对苹果黄蚜表现出很好的防效,高浓度处理48 h防效在90.22%~100%.防治苹果黄蚜优选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果园中常用药剂均可以起到兼治蚜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山东省发现二点委夜蛾近似种一双委夜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先后在山东威海玉米田和德州杂草下发现了一种与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 ?schler)]幼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的近似种, 与二点委夜蛾混合发生, 后经中国科学院武春生博士鉴定为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 (Hampson)], 本文将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简单描述, 比较了与二点委夜蛾形态学上的差异, 为进一步研究双委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为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群发生的影响,通过收集2008—2019年全国范围、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及华中地区7种寄主植物(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花生、蔬菜和其他粮食作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及各地区平均温度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及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寄主植物上棉铃虫种群的发生程度。结果显示,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寄主植物上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增加,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降低。玉米(全国范围、华北地区)、花生(全国范围、华中地区)及蔬菜(华东地区)上棉铃虫成灾面积随着温度距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但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随着温度距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如全国范围内,在玉米和花生上,2014—2019年棉铃虫成灾面积均显著高于2008—2013年,其增加比率分别为24.0%和34.3%;在棉花上,2014—2019年棉铃虫成灾面积显著低于2008—2013年,其降低比率为62.0%。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显著增加了玉米、花生及蔬菜上棉铃虫成灾面积,而棉花上棉铃虫成灾面积的降低主要受转Bt基因棉花种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适宜山东省东营市玉米种植的高效间作模式,设置玉米-辣椒(4行∶5行)、玉米-大豆(4行∶6行)、玉米-花生(4行∶6行)和玉米-天人菊(4行∶6行)4种间作模式,以单作玉米作为对照组,基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通过初级产品经济价值和人工及生产资料等投入成本来估算各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并结合生态系统的控害能力、物种丰富度和土壤营养指标来综合评估各间作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作玉米模式,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48.44%和13.02%;玉米-辣椒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虫害发生量显著减少了50.00%和68.75%,同时物种丰富度分别提高了32.21%和33.13%;玉米-大豆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的土壤有机质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50.04%和131.49%。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的经济价值和土壤调节能力最优,玉米-天人菊间作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其生态涵养能力最佳,可针对东营市玉米产业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