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西花蓟马是一种危险性较强的外来入侵害虫,对我国的农业经济以及生物多样性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威胁。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西花蓟马的种类鉴定、种群分化、原产地、传播模式、检测其捕食天敌的效能和携带番茄斑萎病毒(TSWV)等方面的应用,并做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2.
对山东省10多个玉米主产区的玉米越冬害虫种类和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天敌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查明了玉米越冬害虫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高粱条螟( Chilo acchariphagus)。大部分地区越冬害虫以亚洲玉米螟为主,但也有个别地区个别年份例外。同时显示亚洲玉米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等。白僵菌在各地均有发生,以费县为最高,寄生率在60%以上。苏云金杆菌在各地的发生率相对较低。腰带长体茧蜂在滨州、商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白僵菌感染率相对较低的栖霞、即墨两地,厉寄蝇的寄生率则相对较高,分别为32.58%、17.89%,而在济宁、商河则未发现。  相似文献   
33.
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测定了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温度下,东亚小花蝽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对西花蓟马若虫、成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捕食上限分别为163.9头/d和51.3头/d。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低温冷藏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耐寒能力的影响,测定了4℃低温冷藏90~210 d期间其过冷却点(SCP)、结冰点(FP)以及甘油、海藻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冷藏时间对桃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影响显著,冷藏90~210 d期间其SCP和FP先升高后降低,第180 d最高(-7.73℃和-4.67℃),第210 d最低(-13.35℃和-10.58℃);甘油含量在冷藏第150 d最高(21.37μg/mg),而此时海藻糖含量最低(21.78μg/mg);在冷藏期间虫体内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冷藏第180 d谷氨酸含量达到最高(3.73 mg/100mg)。  相似文献   
35.
针对山东产区套袋苹果的常见病虫害,设计了病虫害综合防控"164"农药减施模式,即1个重点生态防控期、6个化学防治关键期和4个病虫重点监控期。按"164"减药模式制定适用不同地区和采用不同农药公司药剂种类的具体防控方案,在栖霞、蓬莱等地的果园连续试验2年。结果表明:试验园全年用药9~14药次,与当地常规管理的对照园相比,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试验园的病虫叶率和病虫果率都控制在5%以内,果园内无落叶现象;病虫防治效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优质商品果率等项指标,与当地常规管理的对照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6.
明确病虫害发生情况是果园农药减量防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矮化密植技术的推广,苹果园生态环境、树形、病虫害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病虫害调查方法已不再适用。对新型矮化密植苹果园,根据叶片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传统调查取样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减少单株取样量,增加株调查数量,更加科学地反映苹果园叶片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7.
绿盲蝽对冬枣不同生长期的为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绿盲蝽对其重要果树寄主冬枣的为害特点,通过对各生长期叶、蕾、花、幼果等易受害部位接虫试验,研究绿盲蝽对冬枣的为害规律及其对冬枣坐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生长期各部位的被害率和刺点数均随着接虫数的增加而增大。嫩叶期最幼嫩的部位顶芽和第1片叶被害率均为100%,第4、5片叶的被害率均为0;相同接虫密度下,花的刺点数显著高于蕾和幼果;花蕾并存时,花的刺点数显著高于蕾,而被害率无显著差异。花期受害后,坐果数显著降低,其中接1、2、3、4、5头绿盲蝽坐果数分别降低了49.49%、59.60%、84.85%、94.95%、94.87%。研究表明,绿盲蝽对冬枣的为害有明显趋嫩和趋花性,花期受害后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应加强对花、幼果期绿盲蝽种群的控制。  相似文献   
38.
东亚小花蝽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下,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相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若虫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搜寻效应随之降低.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18~2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东亚小花蝽若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量增加、搜寻效应增强;而在26~30℃之间,趋势相反.26℃时,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日捕食量最大,捕食上限分别达18.2头和38.2头;处置1头猎物所需时间(Th)最低,分别为0.0549天和0.0262天;瞬时攻击率(a)s最高,分别为1.0574和1.3665.东亚小花蝽2、4龄若虫捕食作用率与其密度的关系分别为E=0.4034P-0.6669和E=0.3851P-0.4767;分摊竞争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分别为I=1.01671gP 0.0172和I=0.80881gP 0.0142.  相似文献   
39.
对山东省济阳、茌平、曹县、郓城棉花叶、茎、铃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叶的内生真菌定植率最高。4个地区共分离出79个菌株,归属于16个属。依据内生真菌相对分离率,济阳棉叶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37.50%)和毛球腔菌属(37.50%),棉茎的优势属为镰刀菌属(28.55%),棉铃的优势属为中国炭疽菌属(100.00%);茌平棉叶、棉茎、棉铃的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57.14%、33.34%、100.00%);曹县棉叶、棉茎、棉铃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66.67%、100.00%、100.00%);郓城棉叶、棉茎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80.00%、100.00%),棉铃的优势属为黑孢子菌属(44.44%)。4个地区叶、茎、铃的Shannon-Weaver指数(H)、Evenness指数(E)、Margalet丰富度指数(R)高低顺序不一致。各地棉花叶、茎、铃的内生真菌相似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绿盲蝽为害不同时期桃树的应激反应发生发展过程,采用生化测定方法分析了桃树上、中、下部不同受害程度叶片内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绿盲蝽为害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受轻度为害的桃树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由28.61 mg/g减少至19.21 mg/g,蛋白质含量由1.29 mg/g先增加至2.01 mg/g,后减少至1.66 mg/g,游离氨基酸含量由0.49 mg/g增加至0.72 mg/g;而受重度为害的叶片内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游离氨基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防御性酶活性随绿盲蝽为害程度的加重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受轻度为害的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所升高;而受重度为害的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说明不同位置桃树叶片对绿盲蝽的为害胁迫产生了应激反应,通过调整其体内各种防御性物质的含量,对绿盲蝽为害产生诱导抗性,且与为害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