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为探究土地利用类型对典型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和抗蚀性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嫩江市鹤山农场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筛及LB法测定并计算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采用静水崩解法测定并计算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指数和抗蚀指数,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稳定性及抗蚀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草地质量分数最高,分别较林地和耕地显著增加0.20、0.35倍,耕地粒径>0.25 mm机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最大,分别较林地和草地显著增加0.03、0.04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从大到小均为草地、林地、耕地,湿筛处理的草地平均质量直径比林地和耕地分别显著增加0.35、1.63倍,几何平均直径比林地和耕地分别显著增加0.72、1.85倍。LB法3种处理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团聚体的土壤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从大到小均为慢速湿润处理、预湿后扰动处理、快速湿润处理,说明草地团聚体稳定性最强,耕地最弱;土壤水稳性指数和土壤抗蚀指数从大到小均为草地、林地、耕地,其中草...  相似文献   
72.
15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系)萌发期对盐胁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地早熟禾品种(系)萌发期对盐分最敏感的特点,对15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系)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盐害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031315草地早熟禾和031322草地早熟禾2个品系用0.8%NaCl胁迫时的发芽率都在35%以上,即这2个品系萌发期的耐盐胁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3.
不同大豆基因型耐低磷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方法,在低磷(LP)和高磷(HP)水平下,对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的20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大豆耐低磷基因型,为合理布局大豆种植品种,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黑河27、垦鉴27、绥农4、丰收24、克交05-1397与垦鉴4、绥农10、丰收25、绥农23、绥农18相比,在根干重、冠干重、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植株磷含量、分泌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方面差异显著,确定了黑河27、垦鉴27、绥农4、丰收24、克交05-1397为耐低磷基因型,垦鉴4、绥农10、丰收25、绥农23、绥农18为不耐低磷基因型.  相似文献   
74.
非生物胁迫是影响牧草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因而探究其抗逆性响应特征、指标、评价方法,对于提升和稳定牧草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阶段关于油莎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性机制的研究较少,这直接制约着油莎豆抗逆育种的进程。文章简单概述了油莎豆在几种常见非生物胁迫下(干旱、低温、盐碱)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分子调控机制,并对油莎豆抗逆育种提出展望,以期为油莎豆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5.
对合丰43和绥农10这两个熟期接近、不同结荚习性的品种在正方形栽培条件下大豆单株营养面积和群体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两个品种的最高产量单株营养面积均为442.60 cm2[(21.03 cm×21.03 cm)、22.59株/m2],合丰43和绥农10的有效单株营养面积分别为850 cm2[(29.15 cm×29.15 cm)、11.76株/m2]、733.87 cm2[(27.82 cm×27.82 cm)、13.63株/m2],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重、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体积均随单株营养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单株营养面积和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低温胁迫和赤霉素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是影响我国广大花生产区春花生发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不同生态区的30个花生品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倒春寒天气诱导的低温胁迫对花生出苗的影响,以出苗率为标准筛选出4个耐低温的花生品种(阜花17、阜花12、冀花16、冀花18)和4个不耐低温的品种(鲁花11、白沙1016、正农黑花生1号、白玉)于温室测定了4℃低温和赤霉素(GA_3)处理后种子发芽相关指标和幼苗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4℃对耐低温花生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种子活力指数和芽长呈现下降趋势;4℃处理后,不耐低温品种幼苗相对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幅度更高,耐低温品种幼苗的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更大。GA_3显著促进4℃低温处理后花生种子萌发和种子活力,抑制了花生幼苗在低温处理后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的上升,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研究表明,赤霉素促进低温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是300μmol L~(–1)。发芽率与相对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温度影响发芽率的品种间差异较大,常温下赤霉素对不同耐低温品种的发芽率影响较小。本研究为耐低温花生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研究赤霉素对不同花生品种耐低温性影响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