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是真菌门(Eumycota)鬼伞科(Corinaceae)鬼伞属(Coprinus)的一种草腐土生菌类~([1-3]),因其形似鸡腿而得名。目前鸡腿菇全世界皆有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北方,近年来人工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北方气候冬天寒冷干燥,夏天炎热多雨,笔者针对黑龙江气候条件总结大棚栽培鸡腿菇技术,仅供参考。1菌株与栽培时间的选择鸡腿菇菌株由黑龙江省微生物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栽培时间一般安排在北方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温度在10~20℃最佳。  相似文献   
42.
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科尔沁草原地区苜蓿和无芒雀麦单播与混播草地生物量及生长速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和苜蓿的株高生长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Y=at2 bt c.混播组合改变了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生物量积累模式,使其由单播时的W=at2 bt c变化为混播时的W=atb,而混播没有改变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积累模式,均为W=at2 bt c.4种苜蓿在科尔沁地区种植均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单播草地群落相比,混播可延长草地的利用时间,比单播无芒雀麦草地产草量高、品质好.4种混播群落最高产量出现时间均比单播群落晚30天左右,不同时期混播草地产量均高于单播无芒雀麦草地.单播与混播群落各组分的干鲜比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单播无芒雀麦干鲜比在整个生育期内均高于苜蓿和混播群落.  相似文献   
43.
44.
以UPOV文件为依据,参照TGP/7/1、TG/1/3、GB/T19557.1等相关原则,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原理和技术规则,结合我国红三叶育种实际,阐述了红三叶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性状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标准、判定标准及标准品种的选择等内容;筛选出30个测试性状和16个标准品种,其中,质量性状4个、数量性状18个、假质量性状8个,为我国红三叶新品种保护提供了DUS测试的依据。  相似文献   
45.
九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在哈尔滨地区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于高纬严寒地区种植冷季型草坪草品种,以9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品种为试材,综合评定了各草坪草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坪用指标。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适应性、密度、质地、颜色和均一性等都表现良好,综合评价高,均适合在本地区种植,其中斗士和旗舰2个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在建坪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46.
本文概述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发展现状。向日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高产、优质、高抗病虫害的食用型杂交种;生产投入少;管理粗放,病虫草害严重;品种更新和成果转化速度慢,向日葵种子市场混乱,部分地区轮作制度不合理等。提出了我国向日葵育种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7.
混合盐碱胁迫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菁1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 ‘Nongjing 11’)、农菁7号偃麦草(Elytrigria repens ‘Nongjing 7’)等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80,100,120 mmol·L-1)混合盐碱(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牧草品种在盐碱化草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20 mmol·L-1)可提高农菁11号羊草、东北羊草和农菁7号偃麦草种子的萌发能力,高浓度(>60 mmol·L-1)降低种子萌发。农菁7号偃麦草各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盐碱胁迫对其种子萌发影响不大。盐碱胁迫后农菁12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Nongjing 12’)和农菁3号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 ‘Nongjing 3’)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且与胁迫浓度成显著负相关。混合盐碱浓度20 mmol·L-1处理后农菁11号羊草幼苗的苗长和根长高于对照,其他浓度下低于对照。盐碱胁迫浓度大于20 mmol·L-1时抑制牧草幼苗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48.
花生-玉米轮作少耕种植模式可以解决玉米长期连作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调、病虫害连年爆发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主要作业环节,5年种植3茬花生2茬玉米,对于提高作物产值、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稳粮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为提升秀珍菇的工厂化生产水平,试验测定了不同碳源及氮源条件下秀珍菇的菌落直径、菌丝长势等,研究了不同碳源及氮源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秀珍菇具有较广的碳源及氮源,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这4种不同的碳源中,秀珍菇菌丝均能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时,秀珍菇的菌落长势最好,其次是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在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培养皿中第12天时秀珍菇的菌落直径分别为42.53、39.98、35.63、31.46mm;在以尿素、蛋白胨、酵母粉和硫酸铵这4种不同的氮源中,秀珍菇菌丝均能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时秀珍菇菌落长势最好,其次是酵母粉培养基,以尿素与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皿菌落长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0.
在黑龙江垦区852农场研究了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机械阻力等土壤物理特性及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为中长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09年进行,轮作顺序为大豆-玉米-玉米;大豆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和玉米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处理为免耕、灭茬还田、旋耕还田和传统耕作;玉米试验圃(前茬为大豆)处理包括免耕、直播还田、旋耕还田和传统耕作.结果表明:大豆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免耕和灭茬还田处理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分别比传统耕作低3.38℃和2.6℃,玉米圃(前茬为大豆)免耕和直播处理同期的土壤温度分别比传统耕作低1.93℃和1.39℃;春季播种期大豆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免耕和灭茬还田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高于传统耕作9.3 %和4.8%,玉米试验圃(前作为大豆)免耕和直播还田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高于传统耕作16.0 %和12.6 %;此外,免耕模式的5~20 cm深度的土壤容重和0~25 cm的土壤机械阻力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模式,但是均未达到对作物根系生长产生抑制的阀值;免耕和灭茬/直播还田模式前期的耕层低温并未对产量构成不利影响,与传统耕作相比并未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