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在运用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统计数据未含西藏、港、澳、台地区,下同)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从土地经营效率视角考察土地集约经营效率与土地规模经营效率在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效果;2)土地集约经营效率和土地规模经营效率在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分别起显著的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运用门槛效应模型发现超过门槛值后,土地集约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了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在不同区域呈现显著的异质性,东部地区的提升系数显著为0.137、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区的提升系数显著为0.115和0.319、胡焕庸线东南部地区的提升系数显著为0.068。这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东部地区、秦岭—淮河线两侧地区和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研究据此提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拓展数...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通过SPSS软件,对82种耐寒睡莲栽培品种进行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性状间R型聚类分析和品种间Q型聚类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观赏性评价。结果表明,表型性状中,花色分布频率差异小(σ=8%),花色丰富度高;褶皱星芒状和牡丹形这两种观赏性评分较高的花型仅占比9%。数量性状中,花瓣数在耐寒睡莲品种间变异系数高达0.43,品种间差异最大,具有较强的杂交遗传改良的潜力。R型聚类分析中,花药颜色和叶片背面颜色距离最近,相关度最高,其他性状则距离较远。Q型聚类分析中,82种耐寒睡莲品种在欧式距离为23.5时聚成两大类,欧式距离为18.5时进一步聚成六小类。观赏性评价中,13种耐寒睡莲(‘美洲之星’,‘黑公主’,‘黄查林’,‘克莱得’,‘金奖’,‘红蛋白石’,‘佩里红星’,‘活力玫瑰’,‘紫珍妮’,‘戴维斯’,‘晨曦’,‘苏丹’,‘圣女白’)为Ⅰ级品种,花色多为鲜艳,花瓣数较多,有很高的观赏及园林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为耐寒睡莲种质资源利用、品种选育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本试验旨在探究穿心莲提取物对常见鸡源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预加菌液倾注平板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穿心莲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三种鸡源常见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抑菌圈直径达到20mm以上。  相似文献   
84.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基本原理,利用我国南北方各水蚀区的土壤流失量及其相关生态因子的大量实测数据,建立了适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以3S(GIS、GPS和RS)技术为支持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方法。该系统方法在我国山东、福建、江苏、云南、北京、河北等地累计应用面积超过30万km~2,其在江苏南京的应用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应用该方法在1997—2015年期间对南京全市区域水土流失和治理状况进行长期定量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9年间,南京全市平均年水土流失总量为2.765×10~6t,平均轻度以上年水土流失面积为86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3.0%。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所占比例较小,但水土流失量占总流失量80%以上,因此,仍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方向;与2000年之前的监测结果相比,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年土壤流失总量均有显著降低。该方法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模型因子算法和原则,监测精度和可靠性较高,监测结果验证了近年来南京市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生态环保监督管理实施力度加大,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5.
古水稻土有机质及有机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古水稻土有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演变及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在江苏昆山绰墩遗址发现的稻田群、浙江慈溪不同利用年限的水稻土,给相关研究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此文先概述了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中有机质组成、分布、性质以及与土壤矿物之间的关系,从土壤有机质角度比较了古今水稻土。再概述了国内外近年对土壤有机氮形态成分的研究,提出要结合上述已知古今水稻土的有机质差异,比较古今水稻土在土壤有机氮形态,可溶性有机氮和土壤氨基酸旋光度方面的差异,以初步了解水稻土历史发展中的碳氮循环。最后,对古水稻土今后的碳氮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构建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评价体系,利用DPSS软件对野生毛花猕猴桃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变异系数差异明显,其中可溶性糖变异系数最大,达41.34%;主成分分析表明,将6 个品质指标综合成3 个主成分因子,可代表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82.629%的信息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9、13、14、12、55、4、60、15、57、25、58 号样品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优异,41、45、21、20、53、34、22、32 号样品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较差。本研究对收集的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进行分析,找到了果实品质综合评价的3 个主成分,揭示了不同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7.
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豇豆属作物中的通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标记的种间通用性可降低其开发成本,提高利用效率,也有助于促进遗传研究较薄弱物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本文选取绿豆、小豆、豇豆及饭豆材料各3份, 分析1 205对新开发的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这些材料中的扩增效果,结果显示绿豆基因组SSR引物在豇豆、小豆和饭豆中的通用性比率分别为50.0%、73.3%和81.6%;多态性比率分别为4.1%、1.7%和1.5%;在4个种间均通用的引物469对。这些通用性SSR引物将有助于这4种食用豆类在多样性评价、连锁图谱的构建、基因定位及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目的】明确不同噬菌体混合对茄劳尔氏菌(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裂解能力和对噬菌体抗性产生的影响,了解4种噬菌体的作用受体。【方法】将4种噬菌体P1556-1、P1556-2、P7-1和P1521两两混合后,比较其在青枯菌平板上产生的噬菌斑大小;噬菌体与青枯菌混合培养测定青枯菌对噬菌体的抗性;通过噬菌体与脂多糖和膜蛋白的吸附试验测定噬菌体的作用受体。【结果】噬菌体P1556-1产生的噬菌斑最大,裂解青枯菌的能力强。4种噬菌体两两混合产生的噬菌斑与单一噬菌体产生的噬菌斑大小没有显著差异,但可延缓抗噬菌体的青枯菌产生。噬菌体P1556-2可被青枯菌的脂多糖吸附,P1521能被脂多糖和膜蛋白吸附,而P1556-1和P7-1均不能与脂多糖和膜蛋白作用。【结论】不同噬菌体混合不能提高其裂解青枯菌的能力,但可以延缓抗性青枯菌的产生;不同噬菌体作用受体不同。  相似文献   
89.
以黄瓜绿斑驳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野生株系为试材,采用高温处理、亚硝酸处理及复合处理对其进行人工诱变,比较3种诱变方法致弱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具有削弱病毒群体在苋色藜上枯斑扩展的能力,野生株系接种苋色藜后,直径小于1mm枯斑比率为1.99%,亚硝酸处理、高温处理、复合处理小枯斑比率分别为11.41%、12.87%、14.20%,复合处理致弱效果最好。该结果有助于快速有效的筛选CGMMV弱毒株,也将为弱毒疫苗的开发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列为国家战略后,沿湖各地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先行先试,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湖区内棉花是江西省棉花的优势产业,棉花种植面积占全省棉花总面积的72.63%,皮棉总产量占全省73.64%,皮棉单产高于全省平均值1.36%.在彭泽县、湖口县、九江县、都昌县、永修县和鄱阳县设置了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鄱阳湖区"千斤棉"试点,通过努力,试验区内棉花产量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湖口县武山镇2009年7.5 hm2(111.9亩)棉田,每公顷产子棉7605.9 kg(亩产1014.12斤),创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两大棉区"百亩"棉田连片种植子棉单产超"千斤"的最新记录.但在"千斤棉"试验肥料施用过程尚存在一些问题,制约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