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缓释或控释肥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间总干物质的积累,结英期以前所有缓释肥料的处理均高于对照,尤以LP-40(缓释肥料40d释放型)和LP-70(缓释肥料70d释放型)的处理作用明显,而结英后仅LP-40、LP-70和LP-SS100A(缓释控释肥料100d,相当正常施肥量的1/2)3处理的干物质量高于对照;缓释时间短的肥料对N素吸收影响不大,而时间长的则减少前期的吸收,缓释或控释肥料均能增加K^ 的含量,但对PO4^3-影响不大,控释肥料LP-SS100A可增产21.9%,而缓释肥料LP-70和LP-180A(缓释肥料180d,相当正常施肥量的1/2)分别增产13.1%和12.2%。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黄精蒸制加工过程的抗氧化活力动态变化,探讨黄精九蒸九制的机理。方法 对比仿生提取和化学提取黄精样品的抗氧化活力,采用ABTS、FRAP和AAPH法测定不同蒸制次数黄精样品抗氧化活力动态变化。结果 仿生提取的抗氧化活力整体更强,最高是化学提取的2.97倍。抗氧化活力随着蒸制次数增加而增强。ABTS、FRAP和AAPH 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显示,黄精蒸制后抗氧化活力较鲜黄精分别增强了1.35、2.54和2.53倍。结论 仿生提取更能全面的代表黄精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是黄精炮制增效的一个很好解释。  相似文献   
104.
氮素用量对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利用根系扫描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氮素用量(0、100、200、300 mg·kg-1)下菜用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动态变化特征,并比较了单株鲜荚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下生殖生长期菜用大豆根系形态指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开花后21 d;100 mg·kg-1氮素用量能明显促进菜用大豆根系发育和根瘤干物质的积累,促使大豆形成较大的根系表面积,较高的单株产量以及2粒荚和3粒荚数;当氮素施用量增加到200和300mg·kg-1时,根系干物质、根系表面积、根长和单株鲜荚产量均降低;300 mg· kg -1氮素施用量的根体积最大;不施氮处理的根瘤数目和重量最高,形成较多的细根,表现为根系长度最长,根系干物质重最低.  相似文献   
105.
采用不同病级病叶、荚、粒,研究了大豆灰斑病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使大豆光合面积减少、呼吸消耗增加、植株净光合生产率下降,导致百粒重和产量降低;同时感病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随病级增加而上升,绝对含量则下降;脂肪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绝对含量随病级增加而降低,并提出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煤矿开发建设活动破坏了原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形成的人为扰动地面水土流失剧烈。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神府东胜煤田原地面与扰动地面产流、产沙以及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扰动地面产流时间小于原地面,产流强度是原地面的12倍;扰动地面的初始含沙量是原地面的1030倍,产沙强度是原地面的1050倍;扰动地面的雷诺数和阻力系数均大于原地面,弗劳德数差异不显著;不同坡度、不同流量2种处理类型的产沙强度与产流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产沙强度和雷诺数呈幂函数关系,产流强度和雷诺数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对矿区扰动地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黑农35”大豆有效营养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提出作物有效营养面积新概念,并建立了大豆植株个体营养面积与产量关系模型,优化解析出大豆有效营养面积为2837.5cm2,即有效株行距为53.3cm;大豆最佳营养面积为520.0cm2,即最佳株行距为22.8cm。并据此阐明目前我国北方垄作区广泛采用的67~70cm垄距已超过大豆有效株行距,造成土壤资源等浪费。垄作区若采用50cm左右垄距,平作区采用23cm×23cm株行距种植大豆,更有利于大豆群体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