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40%三甲苯草酮WDG1125ml/hm2于小麦3~5叶期、野燕麦2~4叶期喷雾,防除野燕麦效果达85%以上,对小麦安全,增产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22.
几种除草剂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燕麦、旱雀麦是青海春麦田主要的禾本科杂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为控制其危害,对目前开发出来的6种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g/L炔草酸·唑啉草脂EC 600mL/hm2、150g/L麦极WP 300g/hm、69g/L骠马EW 750mL/hm2对野燕麦的防效分别达到98.80%、9...  相似文献   
23.
81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苗期分小种接种和大田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对供试的81份春小麦资源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分析其抗条锈病情况、抗病类型及抗病性关系,结果表明:具全生育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7份,具成株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39份,有30份资源为含有成株期和对部分小种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性的抗性类型;苗期分别接种7个小种后,表现抗病的资源数为9~25份不等,表现中抗的资源为2~6份不等,表现感病的有50~69份不等,成株期表现抗病的73份,表现中抗的3份,感病的5份,即供试种质资源大部分表现为苗期感病,而成株期具有抗病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81份种质资源抗性聚类相对分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研究结果为小麦育种提供优良的抗条锈性资源。  相似文献   
24.
青海省旱雀麦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危害与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L.)为禾本科1年生杂草.其适应性强,繁殖系数高,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青海省生产上应用野麦畏、高效氟吡甲禾灵有效控制了野燕麦危害后,放松了对农田禾本科杂草的管理.  相似文献   
25.
放牧条件下白牦牛采食的季节性微调整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牦牛采食模式季节性微调整对摄入的干物质及胃肠道甲烷排放的效应,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进行了天祝白牦牛采食试验。结果表明:卷食模式的7?8月,蛋白质摄入最高(10.70%±0.38%)、粗纤维(18.68%±5.31%)和木质素摄入(1.89%±0.49%)最低、反刍间隔最短(1.1±0.3h)。啃食和卷食相结合的4月份半纤维素(15.68%±5.17%)和粗脂肪(1.08%±0.09%)摄入最低;5月份采食速度最快(1.15±0.16口/s);6月份粗灰分摄入最高(18.29%±2.39%)、胎儿出生质量最大;9月份单口采食(1.97±0.27 g)、脂肪摄入量(3.77%±0.08%)、日增质量(97.43±5.18 g/d)、瘤胃甲烷气体排放最高(315.70±21.24 g/d);10月份日采食总量(9749.40±2783.66g/d)、反刍速度最高(1.24±0.15团/min);11月份半纤维素摄入最高(19.46%±2.58%);12月反刍间隔最长(2.9±0.2h)。啃食模式的2月份单口采食量(0.95±0.14g)、采食速度(0.73±0.24口/s)、蛋白质(2.72%±0.49%)、粗灰分摄入(7.14%±3.25%)最低;3月份纤维素(39.25%±7.15%)、木质素(12.57%±0.46%)摄入量为最高,日采食量(4417.29±1114.56 g/d)、反刍速度(0.76±0.16团/min)、日增质量(?48.87±3.56 g/d)、瘤胃甲烷量排放(237.57±22.39 g/d)最低;该研究以解释牦牛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甲烷排放节律。  相似文献   
26.
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有67种,隶属于25科,其中优势杂草有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 Benth)、猪殃殃(Galium maborasense Masamune)、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 L.)、苣荬菜(Sonhus arvensis Linn.)、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 Kitam.)6种,是构成青海各地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5种,常见杂草有17种,一般杂草有39种.湟中地区主要形成猪殃殃+密花香薷+藜+野燕麦+大刺儿菜+芦苇+尼泊尔蓼为主的杂草群落;民和地区为狗尾草+藜+扁蓄+野燕麦+田旋花+荞麦蔓+大刺儿菜,平安地区为野燕麦+猪殃殃+苣荬菜+大刺儿菜+赖草+荞麦蔓+密花香薷+扁蓄+泽漆,化隆地区为薄蒴草+猪殃殃+野燕麦+荞麦蔓+苣荬菜+密花香薷,大通地区为野燕麦+猪殃殃+藜+大刺儿菜+问荆+密花香薷,刚察地区为密花香薷+西伯利亚蓼+薄蒴草+藜+微孔草+旱雀麦+苣荬菜+野胡萝卜.湟中和大通地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湟中和大通群落结构最为相似.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控草措施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及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田间取样凋查及室内实验培养,在施药后20、40、60、80 d分别采集0~10和10~15 cm的土样,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土样中的微生物,初步探讨了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土壤的微生物生态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田补和氟乐灵这2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地0~10、10~15 cm土壤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影响不大;虽对于不同深度的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有一定的促进和抑制增殖的作用,在75 d内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28.
干旱地区农田浅耕对杂草控制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在干旱农业区有效控制农田杂草,减少对土壤水分、养分的消耗,有效利用自然降水,为发展旱作农业,提高产量提供依据。【方法】连续3年浅耕、深耕配施除草剂,采样调查耕层杂草种子的消长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变化。【结果】秋收后2 d浅耕,将落入地表85%~90%的杂草种子全部耙入0~10 cm耕层内,便于防除。5、10 d浅耕,随土壤裂缝进入10 cm以下种子依次占1.8%、4.1%;深耕,0~10 cm耕层杂草种子占19.8%,10~30 cm耕层种子占80.2%,10 cm以下土层种子很少萌发出苗,难以根除;浅耕配施除草剂,耕层杂草种子平均每年以75.4%的速度下降,深耕以27.3%速度下降;浅耕可节约50%机耕费,在蓄水灌溉地区可节约50%灌水量;浅耕耙松表土,防止土壤水分散失,对不同耕作层的水分、养分含量影响不大;浅耕耕种2~3年应深翻耕种或休闲一年。【结论】在干旱地区秋收深耕,对翻入土壤10 cm以下的杂草种子难以根除,且造成土壤风蚀严重,水分严重不足,影响播种或出苗,也是形成春旱的主要原因。而浅耕则有助于旱作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9.
以菜豆为试材,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OTU数量、多样性指数、鉴定类群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施用水平下室内沙培菜豆叶际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以期为作物精准施肥和植物-微生物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氮、缺氮和高钾都明显降低了菜豆叶际细菌OTU数量,而缺钾则提高了菜豆叶际细菌OTU数量。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正常施氮和缺钾水平下菜豆叶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氮素过高或缺乏、钾肥过高会导致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物种注释分析显示菜豆叶际细菌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门。氮、钾施用过量和缺乏会导致菜豆叶际大肠杆菌属和拟杆菌属细菌过度繁殖,干扰和抑制伯克氏菌属和芽孢杆菌纲等有益菌群生长,影响植物自身固氮能力和抗病能力,减缓作物生长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拮抗樱桃叶斑病菌的细菌菌株,为樱桃叶斑病防治提供生防资源。【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分离可培养细菌,以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菌株对樱桃叶斑病菌杨柳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alicis)、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ria)和细极链格孢菌(A. tenuissima)的拮抗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DNA、GyrA和Gyr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拮抗菌株对靶标病原菌菌丝形态和孢子萌发的影响,选用樱桃离体叶片培养测定其对樱桃叶斑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结果】从枸杞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660株细菌,有10株细菌对供试靶标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有4株细菌(QH-588、QH-668、QH-667和QH-664)的发酵液对靶标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50.00%,经鉴定,菌株QH-588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菌株QH-664、QH-667和QH-668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可明显抑制靶标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生防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菌株QH-588发酵液在樱桃离体叶片上对靶标病原菌具有预防和防治作用。【结论】萎缩芽孢杆菌菌株QH-588具有防治樱桃叶斑病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