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对引进的内蒙古白绒山羊及其与甘南州当地藏山羊杂交的后代(蒙藏山羊后代)在放牧条件下进行了抗寒能力、抗病能力、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的观察,并对蒙藏山羊后代与甘南当地藏山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藏山羊后代在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等指标上,比原产地内蒙古白绒山羊有所降低;蒙藏山羊杂交后代周岁公、母羊的体重、体高、体长及胸围比当地藏山羊分别提高了5.50kg和3.52kg、6.72cm和6.79cm、5.43cm和5.55cm、10.84cm和11.49cm,均差异极显著(P<0.01);蒙藏山羊杂交后代周岁公、母羊的含绒率和产绒量比当地藏山羊后代分别提高了9.32个百分点、9.18个百分点和145.03g、130.23g,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2.
甘南藏羊与滩羊脂肪酸含量分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甘南藏羊高于滩羊(P〈0.05),饱和脂肪酸低,为评价甘南藏羊肉用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绵羊摇头瘟防治990年以来,卓尼县部分乡羊群中流行一种以摇头为特征的疾病,群众俗称摇头瘟。绵羊发病率为93%~100%,致死率为8%~21%。秋季放牧时病羊精神紧张,烦燥不安,常呈现摇头、奔跑、打喷嚏等症状。冬春季节羊只逐渐消瘦,食欲不良,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34.
为检测CAPN4基因在牦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CAPN4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对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寻找与牦牛此类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830头甘南牦牛、大通牦牛和天祝白牦牛CAPN4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并分析其多态性,运用SPSS 19.0软件中的GLM模型分析基因突变对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牦牛CAPN4基因启动子区存在a.-1222GA的单碱基突变,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1222GA的突变对不同年龄甘南牦牛胴体和肉质性状有一定影响,其中4,6岁牦牛BB型个体熟肉率显著高于AA型或AB型(P0.05);3,6岁牦牛AB型个体失水率显著高于BB型或AA型(P0.05),而5岁牦牛BB型个体肌肉失水率显著高于AA型(P0.05);3,5岁牦牛BB型个体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AA和AB型(P0.05)。等位基因A对4,6岁牦牛熟肉率、各龄牦牛肌肉保水性和眼肌面积均存在不利影响;除5岁牦牛携带等位基因A个体的胴体重显著低于未携带者外,该突变对其他年龄段牦牛胴体重及全部牦牛个体的肌肉嫩度无显著影响。CAPN4基因启动子区a.-1222GA突变影响不同年龄段甘南牦牛部分胴体及肉质性状,可作为甘南牦牛此类性状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5.
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淑珍 《林业科技情报》2004,36(1):14-14,19
本文作者通过对钢结构的设计、制作、安装、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比较,详细论述了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36.
用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对杂交F1代羔羊补饲兼放牧育肥试验,补饲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经过90 d补饲,试验组增重10.88kg,比对照组高4.32 kg(P〈0.01),平均日增重0.121 kg,比对照组高0.048 kg;放牧育肥阶段试验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放牧育肥,试验组增重9.09 kg,比对照组高2.67 kg(P〈0.05),平均日增重0.101 kg,比对照组高0.03 kg。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了对比带犊牦牛同期发情与自然发情繁殖效果的差异,作者根据实施的科研项目进行了两组试验,以便为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于繁殖季节在试验组母牦牛阴道内放置“孕激素阴道栓”并肌肉注射“氯前列稀醇”(CIDR+PG)诱发牦牛集中发情。[结果]结果表明,甘南牦牛在当年生产后,通过犊牛统一断奶,改变营养供给,产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牦牛自然发情率分别为8%和19.2%。试验组母牦牛应用“放置孕激素阴道栓+肌肉注射氯前列稀醇”方法诱导发情后,总发情率达89.1%。试验组带犊母牦牛激素处理后受胎率为89.1%,对照组母牦牛自然发情率较低,自然交配后受胎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牦牛繁殖率、犊牛成活率分别为86.9%和19.2%、97.6%和100%,试验组犊牛的平均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51 kg、2.37 kg、3.28 kg,经差异显著性检验,试验组犊牛相关年龄段体重与对照组犊牛对应指标相比,初生体重差异显著(P<0.05),断奶重和6月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使用外源性激素诱发带犊母牦牛当年集中发情,母牦牛当年...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提高甘南农牧交错区牦牛生产性能筛选最佳杂交父本。[方法]分别选取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安格斯、娟姗牛优质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比较妊娠牦牛的流产率、难产率,产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率,产后当年与第二年发情的比率。[结果]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冻精人工授精甘南牦牛时,母本妊娠期的流产率和难产率显著高于安格斯、娟姗牛(P<0.05),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安格斯作为父本杂交,母本的产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牦牛,母本产后当年与第二年发情的比率分别为39.22±1.65%和35.29±1.84%,显著高于其他种公牛冻精杂交后母本的发情率,且只有娟姗牛试验组当年发情率高于第二年发情率。[结论]娟姗牛为父本时,围产期疾病发生率最低,繁育潜能利用率最高,可作为改良甘南牦牛最佳父本。  相似文献   
39.
对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山谷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的后代进行了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跟踪测定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欧山杂交F1代公、母羊初生~3月龄,3~6月龄,6~12月龄、12~18月龄日增重分别比同期对照组后代日增重均快,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随着月龄的增加,日增重降低。说明欧山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在初生至12月龄增长速度快,而12~18月龄的增长速度减慢,适宜羔羊肉生产。  相似文献   
40.
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效果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草地型藏羊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结果表明:引进的欧拉羊生理指标正常,对在林间草甸类和高山灌丛草场与山谷型藏羊同群放牧较适应;试验组受胎率、繁殖率、繁殖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高2.65%、2.69%、3.81%;欧×山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高、体长、胸围及管围比同期对照组公、母羊分别提高了3.20 cm和4.50 cm、1.97 cm和2.25 cm、4.10 cm和2.20 cm、0.53cm和0.40 cm;体重提高0.62 kg和0.53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68个百分点和17.97个百分点。经过t检验,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初生公、母羊(P0.01);管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