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二十一世纪新疆植物保护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33,自引:28,他引:5  
通过对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市场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新疆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趋势等因素的分析,面向二十一世纪,新疆植物保护应调整思路,采取应对措施,从加强检疫、监测和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多个层面入手,逐步建立以可持续防治技术为核心的新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御体系,为二十一世纪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这既是未来新疆植保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在二十一世纪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2.
暗黑赤眼蜂是鳞翅目害虫的卵寄生性天敌,明确其对番茄潜叶蛾的寄生能力,为暗黑赤眼蜂田间防控番茄潜叶蛾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番茄潜叶蛾卵密度、温度、湿度、有无光照及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天数,评价影响暗黑赤眼蜂寄生番茄潜叶蛾卵的主要因素。暗黑赤眼蜂单雌在寄生卵密度为30粒卵/管,温度26℃、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的寄生率最高,可达93.33%。番茄潜叶蛾卵的产出时间越长,暗黑赤眼蜂对其寄生能力越弱。根据拟合结果表明,暗黑赤眼蜂对番茄潜叶蛾卵的寄生与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圆盘方程相符,说明暗黑赤眼蜂是防治番茄潜叶蛾的潜在寄生蜂之一。  相似文献   
173.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较大的推进和加强,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章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4.
1997~1998年我们在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采取黑光灯诱蛾、田间调查和室内人工饲养等方法,对玛河流域棉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当前北疆棉铃虫的有效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5.
分枝列当(Orobanche aegyptiaca)是一种根寄生植物,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为减轻其危害,首先通过皿内芽管生长试验,明确了枯草芽孢杆菌DNKAS对分枝列当芽管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并通过田间小区随水滴灌方式,设置清水对照(CK)、3 kg·hm-2 DNKAS菌剂(D3)、4.5 kg·hm-2 DNKAS菌剂(D4.5)、6 kg·hm-2 DNKAS菌剂(D6)、9 kg·hm-2 DNKAS菌剂(D9)、12 kg·hm-2 DNKAS菌剂(D12)、7.5 kg·hm-2黄腐酸钾(FA-K)、4.5 kg·hm-2 DNKAS菌剂+7.5 kg·hm-2黄腐酸钾(D4.5+FA-K) 共8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分枝列当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随后采用 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菌剂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及代谢多样性变化,明确菌剂对作物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纯菌剂施用条件下,D1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52.33%,列当寄生数量最低为493个,寄生度为1.30,番茄产量为133 455 kg·hm-2,增产56.48%。黄腐酸钾与菌剂混合施用效果明显优异于其单独施用,防治效果提高了14%,寄生度和寄生数降低约10%,番茄产量提高14%。不同处理的微生物代谢活性表现为:D4.5+FA-K > FA-K > D12> D9,不同处理间的碳源利用率差异不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表明生防菌DNKAS可增加土壤群落丰富度,生防菌KNKAS及其与黄腐酸复配可提高防效,适用于分枝列当防治。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研究玉米螟发生与作物布局间的关系,为玉米螟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玉米螟典型发生区,用诱蛾量、落卵量、幼虫量、蛹量以及玉米蛀秆率、玉米茎秆和果穗蛀孔数、活虫数等指标,依次评估玉米+棉花(Tr1)、玉米+甜瓜(Tr2)、玉米+小麦(Tr3)邻作模式下玉米螟种群动态与危害。【结果】 不同邻作模式下诱捕器诱蛾量、落卵量、幼虫量、蛹量有一定的差异(P < 0.005);其中,Tr1邻作田诱蛾量(越冬代、1代和2代)、落卵量、幼虫量和蛹量显著高于Tr2和Tr3邻作田(P < 0.005),Tr2邻作田的诱蛾量、落卵量、幼虫量和蛹量高于Tr3邻作田但差异不显著(P > 0.005);不同邻作模式下玉米螟发生与危害有一定的差异(P < 0.005);Tr1、Tr2、Tr3 3种不同邻作模式下玉米螟蛀秆率均值为18.03%且差异显著(P < 0.005),总蛀孔数、总活虫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r1>Tr3>Tr2、Tr1>Tr2>Tr3。【结论】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后更偏好于向玉米+棉花(Tr1)邻作田迁移且1 代和2代成虫以及棉花周围有种植玉米的田,通过作物布局和合理的药剂防治调控玉米螟种群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77.
【目的】研究增效剂及药剂减施措施对玉米植株沉积分布的影响,为基于增效剂的农药减施防治手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疆T16型无人机在玉米抽穗期进行喷雾施药处理,以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试验药剂,添加飞防助剂配合不同增效剂(激健、辉丰、欧克森)及药剂减施梯度处理,分析其对玉米植株在沉积量及沉积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在药剂减施处理中,减施30%处理在玉米植株上有最大沉积量且沉积利用率可达到45.60%;添加飞防助剂在玉米植株对药剂沉积利用率有显著性提高,并对上层沉积量有明显提高,但对中、下层沉积量无显著影响;添加增效剂处理在玉米植株上相比于对照对沉积量及沉积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合理添加新型增效剂减施30%对农药利用率无显著性影响;添加无人机飞防助剂可有效提升农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8.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鉴定、综合防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亚洲玉米螟的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收集资料及调研,分析国内外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结果】亚洲玉米螟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均有分布,雌性个体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继而交配;鉴定亚洲玉米螟主要性信息素组分为顺/反-12-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E-12-14:Ac)和正十四碳醇乙酸酯(14:Ac),各组分作用不同,组分间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产品已运用于监测、诱杀与交配干扰中,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防效显著;应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性信息素诱剂诱捕效率的因素,包括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放置高度、颜色及环境等。【结论】亚洲玉米螟在多个国家的玉米种植区均有分布,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利用性信息素最佳组分系统结合影响性诱剂诱捕效率的多种因素,在田间防控亚洲玉米螟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基于性信息素防控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9.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也是粮菜兼用的重要经济作物, 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马铃薯害虫是我国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威胁, 本文以马铃薯甲虫、茄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蛴螬、蚜虫等我国马铃薯常发性重大害虫为对象, 简要概述了这几类害虫的防控现状, 并就马铃薯害虫综合治理未来应重点关注领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0.
【目的】研究诱捕器颜色、悬挂高度、悬挂位置对诱蛾效果的影响,为针对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对比研究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诱捕器悬挂高度和诱捕器悬挂位置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结果】蓝色、绿色、黄色和白色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41 d平均日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65.4头、绿色59.7头、白色47.4头、黄色30.9头,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和绿色>白色>黄色诱捕器,差异显著。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4种颜色的诱捕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依次为蓝色>绿色>白色>黄色。3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9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40~60 cm为125.1头、90~110 cm为96.1头、140~160 cm为65.1头,逐日诱蛾量中,40~60 cm最高,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40~60 cm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高度,依次为40~60 cm>90~110 cm>140~160 cm,差异明显。3种悬挂位置性信息素诱捕器35 d平均日诱蛾量依次为悬挂于通风口处为103.0头、出入口处为66.6头、远离通风口处为71.4头/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中,通风口处诱蛾量最高,依次为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差异明显。不同悬挂位置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悬挂于通风口处的诱捕器诱蛾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悬挂位置,依次为通风口>出入口和远离通风口,差异明显。通风口>远离通风口>出入口。【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于40~60 cm放置通风口处,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