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元谋干热河谷在云南干热河谷区中最具典型性。在了解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现状的前提下,从植被物种的选择、植被物种的生理特性研究成果、植被人工恢复技术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论述了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人工恢复的研究进程。并对元谋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植被人工恢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如何构建草本纤维提取工程菌株。[方法]用PCR扩增的方法获得甘露聚糖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DNA片段,连到载体上,获得单质酶表达载体,依次将单质酶载体转入大肠杆菌JM109中,使其共存于同一宿主细胞。[结果]获得了一个果胶酶新基因(EU597234) 得到了能同时产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木聚糖酶3种酶的复合酶工程菌株。[结论]草本纤维生物提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构建草本纤维提取菌株既要考虑菌株所产的酶又要考虑菌株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控制基地麻疯树白粉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制片镜检对云南省元阳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的麻疯树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麻疯树白粉病病原为白尘粉孢(Oidium leucoconium Desm)。初选了1个杀菌剂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初步结果表明,该药剂组合能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防治麻疯树白粉病效果明显,在病害发展较快时,间隔7d连续施药2次,防效高达85.3%;药剂处理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施用过试验药剂的麻疯树1月份不仅不落叶,枝梢还明显生长,并于3月份结果;且施用该药剂安全无药害。[结论]为麻疯树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CXJZU-120高效菌剂在4~8℃冷藏柜中保存540 d,分段取样进行成活率检测,开展高效菌剂活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CXJZU-120高效菌剂在4~8℃冷藏柜中保存540 d,其成活率保持在80%以上;该菌剂活化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技术难度小等特点,采用常规培养基对高效菌剂进行苏醒与扩增(6、8h)、诱导(5 h)两个步骤,即可获得6 h完成苎麻脱胶的活化菌液;确保高效菌剂活化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休眠态的高效菌剂在苏醒与扩增过程的适应期长短与保存期呈正相关"的技术原理。其结果可为降低企业实施苎麻生物脱胶工艺的技术风险、长期保持高效菌剂的优良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国家微生物资源标准化整理与整合要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保存的微生物资源中随机选择802份菌种资源进行规范化描述,累计整合信息数据64574项,修复、补充信息数据27767项,经过分类鉴定证明,这些菌种资源涉及22属38种;同时,经过活化、提纯、复壮并保藏菌株615份,涉及20属31种.相关信息和实物整合到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保藏.  相似文献   
16.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研究Ⅰ.亚麻快速脱胶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广泛采集菌样、初筛、复筛和诱变育种等手段,获得了1株(编号为Ym68')亚麻快速脱胶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规模为100kg的亚麻快速脱胶试验.结果表明Ym68'在实验室条件下16h内可完成亚麻脱胶;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其脱胶周期缩短79%以上、综合出麻率提高7.3个百分点、纤维强力和长度分别提高50%和3.3%、COD降低17%左右,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和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洁型草本纤维生物提取工艺的污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本纤维生物提取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为草本纤维生物提取废水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在草本纤维原料生物脱胶、生物制浆过程中,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法、重量法、膜分离技术、DNS和考马斯亮蓝比色法测定了各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草料发酵阶段微生物可消耗占草料总量10%左右的非纤维素物质;发酵以后通过水洗可除去占草料总量15%以上的非纤维素物质,其中分子量大于10 kD的颗粒状物质占90%,分子量小于10 kD的水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仅占10%。由此可以肯定,生物提取工艺不仅从源头上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因为该工艺中废水的水质单一、废水中污染物多呈颗粒状,可以通过物理分离方法除去,污染处理负荷大幅度减轻。【结论】草本纤维生物提取工艺,可以减少30%~60%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其污染物90%来自原料中的大分子颗粒或块状有机物脱落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法从黄麻韧皮纤维中提取黄酮、多糖、生物碱3种成分,并对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及抑菌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糖、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17.36 mg/g、3.57 mg/g、61.01μg/g。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出黄酮类提取物主要包括异槲皮素(167.47μg/g)、槲皮素(12.35μg/g)、木犀草素(6.41μg/g)、山奈酚(6.26μg/g)等;多糖类提取物中的单糖组分有半乳糖(0.41 mg/g)、半乳糖醛酸(0.43 mg/g)、阿拉伯糖(1.03 mg/g)等;生物碱类提取物主要组分为盐酸小檗碱(9.97μg/g)。纸片扩散法、二倍稀释观察法、扫描电镜分析显示,3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均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综上,黄麻韧皮纤维中的活性物质较为丰富,且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褐斑病已经成为引发苹果树早期落叶的头等病害,发作起来既快又猛,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三五天便能造成叶片大量脱落,严重影响当年果实膨大和下年花芽分化。故进入6月份后,尤其是随着雨季来临,对此病的防治也要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相似文献   
20.
山西运城果区受地域因素限制,无法与日本以及我国的山东、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相比。日本是海洋性气候,陕西、甘肃、宁夏是高海拔优生区,苹果不套袋或单套纸袋果面就美丽诱人,果品优质。而运城果区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要想产出高品质的果品,必须实行双套袋,也就是套纸袋加膜袋,实行双套袋,才能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