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了贵妃枇杷茶水提取物(WGFT)对干预炎症及对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组WGFT均能降低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干重,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棉球肉芽的干重分别降低39.98%(P0.01)、40.02%(P0.01),低剂量组降低31.98%(P0.05)。高剂量组WGFT和中剂量组WGFT小鼠耳肿胀度与正常对照度相比明显减少,其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耳肿胀度降低30.55%(P0.01),中剂量组降低23.47%(P0.05)。研究还显示高剂量组WGFT和中剂量组WGFT对试验小鼠的肠推进率分别比模型对照组提高了87.19%(P0.01)、68.87%(P0.01)。研究证实贵妃枇杷花茶具有显著的干预急性炎症的作用,还能明显促进模型小鼠小肠运动能力,为后续枇杷花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2.
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花中的总黄酮,研究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在超声波功率80 W、一次浸提条件下优化提取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功率为80 W时,枇杷花中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7.33%、提取温度58.42 ℃、提取时间12.01 min、液料比(mL ∶ g)45.56 ∶ 1,在此条件下枇杷花总黄酮一次浸提的提取得率可达10.48%。  相似文献   
23.
选取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保存的71份龙眼种质资源,进行花序性状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花序长度为19.9~39.4cm,花序宽度为14.0~33.0cm,花序支轴数为4.4~13.3个,雄花雄蕊数为7.1~8.8枚,花冠直径为5.8~8.8mm,5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4.9%~19.9%。花序长度与花序宽度、花序长度与花序支轴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花序宽度与花序支轴数呈显著正相关。(2)调查的龙眼种质花序数量性状分成5个级次,不同级次其比率也不同,差异较大。(3)不同原产地龙眼种质的花序长度和花冠直径2个花序数量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原产广东的龙眼种质花序长度显著长于原产福建的;而原产福建的龙眼种质花冠直径则显著大于原产广东的。(4)龙眼种质花序支轴紧密度、柱头形态、花序主轴颜色和花蕾颜色等4个描述性状也存在多样性;柱头形态以"r"形种质最多,占50.7%,叉形最少;花序主轴颜色以红褐色的种质最多,为60.6%,绿色最少;而花蕾颜色则以浅绿色的种质居多,占81.7%。  相似文献   
24.
‘香眼’系从引进的泰国龙眼良种‘苗翘’的实生变异中选出的香气浓郁的龙眼新品种,能适应我国的气候条件,新梢萌生旺盛,早产、丰产、稳产,成穗率高,具有果实较大(单果重11.1g)、果肉厚(可食率69.3%)、不流汁、味浓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5%,并有浓郁的近似哈蜜瓜的香气)、肉质脆、易离核、挂树期长等特点。该品种已于2009年9月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有望作为我国龙眼升级换代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5.
在龙眼果实生长期,应用不同浓度的NaHSO3和NaAc对不同果肉多糖含量类型的龙眼进行根外喷施,以探讨其对龙眼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NaHSO3和NaAc,龙眼多糖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以300 mg·kg^-1的NaHSO3和NaAc对提高龙眼多糖含量效果最好,为今后开展龙眼多糖的调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以晚熟龙眼品种青壳宝圆、九月乌、立冬本、苗翘为试材,研究挂树期内果实呼吸强度、果皮细胞膜透性和若干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除青壳宝圆外,挂树期果实呼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挂树5d内,青壳宝圆、苗翘的果皮细胞膜透性下降,立冬本上升,九月乌基本不变,挂树5~15d果皮细胞膜透性除立冬本外,均上升;挂树期单果重呈上升的趋势;可食率在挂树初期有所提高,随着挂树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果肉自溶指数随挂树时间的延长而上升。  相似文献   
2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分析了石硖、储良、东壁、青壳宝圆、冬宝9号、公妈本、九月乌、施冲浦、晚香等9个龙眼品种干果和鲜果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龙眼品种干果和鲜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鲜果中的果糖含量16.4 ~ 36.0 mg/g,葡萄糖含量14.9 ~ 33.7 mg/g,蔗糖含量87.5 ~ 161.7 mg/g,总糖含量135.7 ~ 193.0 mg/g,甜度值144.5 ~ 200.8;干果中的果糖含量84.5 ~ 160.7 mg/g、葡萄糖含量67.5 ~ 125.8 mg/g、蔗糖含量169.0 ~ 356.8 mg/g、总糖含量444.6 ~ 538.2 mg/g、甜度值497.2 ~ 590.7;龙眼干果和鲜果中均以蔗糖含量最高;与鲜果相比,干果中的果糖、葡萄糖占比提高,蔗糖占比降低。  相似文献   
2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石硖""储良""东壁""青壳宝圆""冬宝9号""公妈本""九月乌""施冲蒲""晚香"等9个龙眼品种鲜果和干果的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龙眼品种鲜果和干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鲜果中果糖含量16.4~36.0 mg/g,葡萄糖含量14.9~33.7 mg/g,蔗糖含量87.5~161.7 mg/g,总糖含量135.7~193.0 mg/g,甜度值144.5~200.8。干果中果糖含量84.5~160.7 mg/g,葡萄糖含量67.5~125.8 mg/g,蔗糖含量169.0~356.8 mg/g,总糖含量444.6~538.2 mg/g,甜度值497.2~590.7;龙眼干果和鲜果中均以蔗糖含量最高;与鲜果相比,干果中的果糖、葡萄糖占比提高,蔗糖占比降低。  相似文献   
29.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锈斑病抗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51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锈斑病抗性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141份枇杷种质资源对果实锈斑病抗性表现中等,59份资源抗性弱,51份资源抗性强,其中大坡顶2号、大坡项3号、豆枇杷、笃山枇杷(2)、笃山晚熟、埂坡2号、麻栗坡枇杷、沙锅酸、沙锅寨1号、天星桥1亏、兴安1号、兴安4号、以且枇杷和重瓣枇杷等14份资源抗性极强,未发生锈斑;来源于西班牙的资源病情指数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来源地的资源,来源于贵州和云南的资源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来源地的资源;野生资源的抗性极显著地优于栽培资源;红肉类型种质资源的抗性极显著地优于白肉类型。  相似文献   
30.
枇杷种质资源枝梢与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不同来源地的240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枝梢与叶片主要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枇杷的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都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枇杷中心枝长度和粗度之间、侧枝长度和粗度之间、叶片长度和宽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国外枇杷种质的中心枝和侧枝总体水平比国内的细小,叶片长、宽度则均比国内的大;栽培种在表型特征上表现为枝长叶大,其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均大于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红肉和白肉枇杷的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