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60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7篇
  55篇
综合类   321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根据国家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0个省区市化肥市场的监测,由于化肥产量持续较快增长,7月份国内主要化肥品种价格小幅下降。其中,尿素平均零售价格为1893元/吨,与6月份相比下降0.68%,与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4.39%;尿素平均出厂价格为1697元/吨,与6月份相比下降0.53%,与2005年同期相比上涨1.37%。  相似文献   
792.
广州白云山主要林分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主要林分类型的生产力及吸碳放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各主要林分总生物量、总吸碳量和总释氧量大小顺序为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中华锥林>大叶相思林>马尾松林>马占相思林>黧蒴林>降真香林>尖叶杜英林>加勒比松林.各林分生产力、年均吸碳量和年均释氧量大小顺序均为马占相思林>黧蒴林>大叶相思林>木荷石栎混交林>木荷林>尖叶杜英林>中华锥林>降真香林>加勒比松林>马尾松林.表明速生阔叶林的吸碳放氧能力比针叶林强;处于速生期的阔叶树人工林的吸碳放氧能力比天然次生近熟林强.  相似文献   
793.
目的 探讨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现状及水质情况。 方法 于2021年2月至5月,对黄龙带水库进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分析其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黄龙带水库浮游植物6门30种,其优势藻类为绿藻门;浮游动物13属15种,以轮虫为主。浮游植物丰度为10.00× 105 ind./L,浮游动物丰度为413 ind./L。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大于3;浮游植物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7;浮游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94。 结论 黄龙带水库浮游生物多样性较高,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清洁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794.
为研究微域尺度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盐分变异特征,探究盐渍农田农艺避盐对策,本研究选取利津县和垦利区典型滨海盐渍农田,划分受微地形、紧实度和覆盖状况影响下的典型微区,在秋季野外实地调查采样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实地观测、方差分析和数据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秋季土壤盐分的微域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试验区为轻、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表层盐分微域变异特征受微地形、紧实状况、覆盖状况影响,且各微区变异系数最高可达21.0%,呈中等程度变异;在微域尺度下,麦田不同微地形影响下土壤盐分含量垄间坡顶处较垄沟低洼处平均提高18.6%,不同紧实状况影响下土壤盐分含量紧实处较松散处平均提高44.7%;玉米田不同杂草覆盖土壤盐分含量裸露处较杂草茂盛处平均提高30.8%,地膜覆盖土壤盐分含量膜外较膜内平均提高44.7%;棉田地膜覆盖土壤盐分含量膜外较膜内平均提高31.5%。研究表明,土壤含盐量随微地形由低到高、紧实状况由松散到紧实、杂草覆盖状况由密到疏、地膜覆盖状况由膜内到膜外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95.
中熟玉米杂交种选育一直是吉林省育种工作的难点,生产上中熟生态区应用的品种也相对较少,且更新缓慢。本文以代表吉林省最新育种水平的2005~2006两年区试中熟组各育种单位选育参试新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高稳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评价,提供中熟玉米新品种市场信息,推荐未来生产主导品种或接替品种,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796.
我国棉花良种繁育体制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种良种繁育技术路线的分析比较提出,“育供、场繁”棉花良种繁育新体制。基本内容包括:育种家承担原种生产、保存和向良种场提供原种的任务,各级良种场从育种家手里取得高纯度原种,以保纯防杂为宗旨,只作高倍扩大繁殖,不再进行系圃选择,每年实行以去杂去劣为主体的中喷花混选良种繁育方法。此法科学简便,省工省时,原种生产量大,可使新品种尽快在生产上发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97.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求,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核酸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其它快速检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核酸快速提取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核酸试纸条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重要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转基因生物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以及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期促进我国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798.
采集中国红壤、黑土、褐土、棕壤和黄壤五种典型土壤,经一个月老化制备成浓度为600 mg·kg–1的砷污染土壤样品,利用体外(in vitro)试验方法(PBET-UF模型)研究经口部摄入的土壤砷在人体胃肠道的生物可给性/生物有效性,并评估其健康风险,进而从土壤性质角度(包括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及砷的赋存形态)综合地探讨砷的生物可给性/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以分析不同土壤间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土壤砷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为37.2%~71.8%,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为49.0%~73.3%,小肠阶段的生物有效性为48.6%~72.1%,各类型土壤间差异极显著;土壤砷从胃到小肠是一个逐步被消化溶出的过程,且小肠中溶解态砷均可透过模拟小肠上皮细胞的专用超滤膜;各类型土壤经口部摄入的砷健康风险存在极显著差异,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分别超过相应可接受限值两个数量级和一个数量级;此外,土壤砷的生物可给性/生物有效性与土壤pH、游离氧化铁铝含量、迁移系数S及迁移系数W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迁移系数S是影响土壤砷在胃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的主导因子,土壤pH为影响其在小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生物有效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99.
为研究不同拌种材料对不同品种大豆根系结瘤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以郑1307和齐黄34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不拌种)、根瘤菌剂拌种(1010 CFU·mL-1大豆慢生根瘤菌)和悬浮种衣剂拌种(6.25%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研究其对2个大豆品种根际土壤养分、结瘤能力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根瘤菌剂拌种后齐黄34结瘤优于郑1307,根瘤数、根瘤干重和鲜重分别增加22.73%、23.47%和8.33%。郑1307根瘤数、根瘤鲜重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6.67%、2.27%。与对照相比,悬浮种衣剂拌种后根际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根系生物量增加。(2)与对照相比,郑1307根瘤菌剂和种悬浮衣剂拌种后产量相对稳定;但根瘤菌剂拌种后齐黄34产量显著增加15.22%,而悬浮种衣剂拌种后产量无增加。(3)根瘤数、根瘤鲜重和干重均与底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瘤数及根瘤鲜、干重与根系生物量、秸秆生物量和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正相关。综上,2种拌种剂均通过改变根际土壤环境、调控根瘤和根系的生长,影响地上部的农艺性状,但根瘤菌剂对产量的提高效果优于悬浮种衣剂,其具体调控途径和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种子处理方式的优化和合理配置田间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00.
长三角地区毛竹林冠截留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毛竹林林冠截留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定位观测了毛竹林的林冠截留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子数据。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毛竹林的穿透雨率、树干茎流率和林冠截留率,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60.6%,6.7%和32.7%;林冠枝叶部分与树干部分的持水能力分别为0.82和0.1mm;引入叶面积指数作为林冠特征并与林冠截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月林冠截留总量随月平均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呈一定程度上增大的趋势,月平均林冠截留率随各月平均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减小;各气象因子与毛竹林的林冠截留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降雨强度降雨量风速空气温度风向空气湿度,各气象因子与毛竹林的林冠截留率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空气温度风向降雨量风速降雨强度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