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番茄抗病基因Ty-1的CAPS标记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3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病、感病材料均产生400 bp的PCR扩增片段,感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Rs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50、50 bp以及400、350、50 bp的片段,而抗病纯合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400 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3份番茄F1进行检测,有20份材料含有抗病基因Ty-1,13份材料不含抗病基因Ty-1。利用该标记对国内的24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24份材料均不含抗病基因Ty-1。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以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42.
运用同工酶标记技术研究了沈阳、河北、北京等地区玉米穗、茎腐病串珠镰孢菌的亲缘关系 ,以明确引起玉米穗、茎腐病的串珠镰孢菌是否存在寄生专化性或生理分化现象。结果表明 ,各地区玉米穗、茎腐病串珠镰孢菌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 ,相似性系数在 0 .86~ 0 .98间 ,菌株间差异仅表现为个体间多样性。  相似文献   
43.
番茄新品种金冠七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金冠七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交系06-461为母本,以自交系06-3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种。母本06-461来源于83-72-6-3×04-113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06-381来源于01-136×01-137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4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 TY-1的 PCR 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4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感材料均产生398bp的PCR扩增片段,抗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Taq I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和98bp以及398、303和98bp的片段,而纯合感病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398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抗病杂合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13份番茄杂交种进行检测,有8份杂交种含有Ty-1抗病基因,3份材料不含Ty-1抗病基因。利用这条标记对国内的13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13份材料均不含Ty-1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45.
不同温度及光照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初步测定了不同温度及光照处理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30℃。最适温度为28℃;病菌致死温度为47℃60min或50℃10min。光照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6.
茄子抗青枯病材料LS1934的抗性遗传与WCGR112-8同样为不完全显性,但抗性基因为2个或2个以上基因,有2个基因起主导作用,LS1934对青枯病的抗性强于WCGR112-8,表明茄子抗青枯病基因有累加作用,LS1934与WCGR112-8的F1代的抗性介于双亲之间,说明LS1934抗青枯病基因中可能包含且多于WCGR112-8的抗青枯病基因。  相似文献   
47.
茄子黄萎病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研究了茄子黄萎病的苗期接种鉴定技术。利用PD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采用灌根法接种,接种浓度为2×107孢子/ml,接种苗龄为2叶期,土温25℃,接种10 d后进行第1次发病调查,共调查3次。对8份茄子材料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有2份材料表现高抗,1份材料表现感病,5份材料表现高感。  相似文献   
48.
茄子抗青枯病基因RAPD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RPAD方法,首次对茄子抗青枯病材料WCGR112-8进行了抗性基因标记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引物OPL12扩增的多态性片断OPL12-400只在抗性亲本WCGR112-8和F2代抗病池中出现,感病亲本和F2代感病池中不存在。这一标记很可能是有用的抗病基因标记。但要进一步确定其与抗性基因的紧密连锁关系,尚需对F2群体进行单株RAPD分析后方能明确。  相似文献   
49.
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温室内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接种、植株体内病菌的系统分离和田间自然病圃内植株体外病原菌的捕捉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玉米镰孢菌穗腐病和茎腐病侵染规律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串珠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均能沿植株体内向上扩展,串珠镰孢菌能够扩展到穗部籽粒,但当年未能引起穗腐症状,禾谷镰孢菌难以扩展到穗部。体外气流传播是两种镰孢菌引起穗腐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0.
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病品系‘CLN2037’和感病品系‘236’、‘238’为试材,通过田间抗感杂交、回交,于真叶期接种番茄晚疫病菌生理小种T1,2,鉴定子代的抗病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品系‘CLN2037’对番茄晚疫病的抗病性为单基因部分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