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番茄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抗病育种是番茄病害防治及提高产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番茄抗病育种工作者提供了有利的辅助工具,它可以从DNA水平上鉴定抗病位点,准确、快速,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了对番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对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质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主要包括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番茄枯萎病)和数量抗病性状的基因定位(主要包括番茄灰霉病,番茄晚疫病和番茄青枯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前,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在世界各番茄主产区普遍发生,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番茄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防御番茄晚疫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病品种.依靠常规方法耗时、耗力,同时由于人为鉴定标准的差异,会直接影响鉴定结果,延长育种周期,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可能.分子标记可被用于在苗期进行大量的抗病鉴定,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从而加速育种工作进程[1].Qiu等[2]已找到1条与抗晚疫病Ph-3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本研究旨在将此RAPD标记转化为稳定的CAPS标记,为抗晚疫病分子辅助选择育种(MAS)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采用伤根灌注法对5份新引进的番茄育种试材进行抗青枯病鉴定,从中筛选抗青枯病的育种材料。结果表明,T2-08-555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8.9%和26,抗性水平明显优于对照。该份材料为有限生长型,果重偏小(36.3 g),需改良后方能利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建立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3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以提高抗病材料选育效率与准确性。[方法]设计特异引物对相关材料进行PCR扩增,获得与抗病基因Ty-3连锁的SCAR分子标记。[结果]利用该标记检测抗病纯合材料(Ty-3/Ty-3)、感病材料(ty-3/ty-3)分别产生600 bp、320 bp片段,抗病杂合材料(Ty-3/ty-3)产生600 bp与320 bp 2条片段;利用该标记对7份田间表现抗病的番茄F1代杂交种进行检测,有4份含有抗病基因Ty-3,3份未检出;选择经济性状优良、含有抗病基因Ty-3的F1代杂交种自交得到F2群体28个单株,利用该标记对单株进行检测,得到抗病纯合单株7个,抗病杂合单株13个,感病单株8个。[结论]该标记是与抗病基因Ty-3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可用于番茄抗病基因Ty-3的鉴定与抗病材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35.
研究利用双重PCR技术同时鉴定番茄抗斑萎病毒病基因Sw-5和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2,鉴定结果与单引物PCR完全吻合.其中Sw-5的连锁标记在纯合抗病和感病材料中分别扩增出574 bp和464 bp的特异条带,在杂合抗病材料中可同时扩增出以上两条带;Ty-2的连锁标记在纯合抗病和感病材料中分别扩增出900 bp...  相似文献   
36.
不同碳源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选用9种碳源,应用固体和液体培养两种方法,对番茄早疫病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中,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木糖、蔗糖、乳糖和肌醇为好,而对山梨糖的利用很差。在液体培养中,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可溶性淀粉和木糖为好,其次为葡萄糖,病菌对甘油、甘露醇和肌醇和利用则差。  相似文献   
37.
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感病材料98TL-1(P1)、L-402母本自交系(P3)、高抗青枯病自交系LS89(P2)及抗、感材料配制杂交组合和回交世代为试材,进行番茄抗青枯病遗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基因对感病基因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LS89番茄抗青枯病自交系的遗传是一个基因,或者一个基因起主导作用。番茄青枯病抗性遗传受核基因控制,细胞质基因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8.
茄子抗青枯病的最适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茄子抗青枯病的最达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认为:幼苗伤根灌注法是茄子幼苗抗青枯病鉴定的首选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实用;茄子抗青枯病育种过程中,对青枯病抗性鉴定,要将苗期鉴定和成株期鉴定结合起来;在茄子幼苗二叶期采用浸根法进行抗青枯病鉴定,能区分不同抗性的材料,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9.
用高抗青枯病的抗源材料与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经济性状材料有性杂交,然后进行幼苗期鉴定,淘汰感病株系或感病苗,再对抗性苗进行成株期鉴定及经济性状选择的育种思路,适用于茄子抗青枯病育种。但要获得抗性水平及经济性状均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需要较长的育种时间。对茄子抗青枯病育种研究中发现,经系统选育,虽能筛选出一些高抗青枯病的材料,但经济性状与育种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说明茄子抗青枯病育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国茄子抗青枯病育种应采取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抗青枯病茄子砧木品种的选育,茄子砧木可以直接利用茄子近缘种或野生种及半栽培种;第二步利用茄子近缘种或野生种及半栽培品种作为青枯病的抗源材料,与具有优良经济性状材料进行远缘杂交,选育高抗青枯病的茄子品种。分两步走,既能解决目前生产上急需茄子抗病品种的问题,又能兼顾长远。  相似文献   
40.
番茄抗病基因Ty-1的CAPS标记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3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病、感病材料均产生400 bp的PCR扩增片段,感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Rs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50、50 bp以及400、350、50 bp的片段,而抗病纯合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400 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3份番茄F1进行检测,有20份材料含有抗病基因Ty-1,13份材料不含抗病基因Ty-1。利用该标记对国内的24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24份材料均不含抗病基因Ty-1。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以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