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0.25%帕克素水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克素是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肠道共生细菌——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代谢产生的抗菌素。研究表明,帕克素对苎麻疫霉、马铃薯晚疫病和大豆根腐疫霉等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黄瓜白粉病的控制效果达70%以上,相当于常规化学农药。为了进一步明确帕克素对主要蔬菜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笔者进行了0.25%帕克素水剂防治番茄晚疫病的盆栽和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62.
1984年-1985年,对大仓鼠(Cricetulus trilon)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结合分期捕捉解剖,得知该鼠营穴场所以农田附近的非耕作地为主(占46—87.7%);洞系垂直,有2-10个分支;成体鼠平均日食量11.3克,活动规律受季节和食物影响,但日活动高峰都在20—24时,一般8—18时之间不活动;防治适期在4月上、中旬和7—8月份。0.5%毒鼠磷或0.1%敌鼠钠盐玉米(或小麦)毒饵每洞3-5克,一次性投放灭效90%以上。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叶面氮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4种类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15N示踪法在大豆R5期进行叶面施氮,探究不同施氮量及品种类型各器官对标记氮素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4.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大豆各器官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及15N积累量总体均达到最高,不同类型品种间,亚有限尖叶型茎及叶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亚有限圆叶型叶柄、荚皮、籽粒及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无限圆叶型根、茎、叶、籽粒及全株氮素积累量最高,无限尖叶型叶柄和荚皮的氮素积累量最高,亚有限圆叶型根、茎和叶柄的15N积累量最高,无限圆叶型叶15N积累量最高,无限尖叶型籽粒15N积累量最高;15N分配率与积累量在根、叶、叶柄和荚皮器官均在同一处理达到最高,而在茎和籽粒中分配率与积累量的最高值不在同一处理。说明茎和籽粒中氮素分配率在不同处理间不同,更易受到叶面施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大豆叶面氮素利用机制研究及不同类型品种叶面氮肥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连作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揭示连作大豆主要生育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酶活性变化,为大豆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方法对连作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大豆重迎茬使土壤PLFA总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真菌和细菌PLFAs比例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不同连作年限及生育时期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均不同,与作物品种、根系分泌物和残茬腐解物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LFAs总生物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脲酶活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大豆重迎茬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发生改变。大豆连作障碍是大豆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和环境因子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5.
石灰性土壤大豆缺铁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性土壤都不同程度存在土壤铁供应不足问题,吉林白城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石灰性土壤,大豆缺铁黄化严重.以铁敏感大豆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土壤改良、补充铁肥、大豆和玉米混作及铁高效品种筛选方法,寻求大豆缺铁矫正最佳措施.结果表明:禾康清除剂和发酵鸡粪不同处理无显著效果,石膏粉和自制肥(以腐殖质为主肥料)分别施入1.5×103k...  相似文献   
66.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产量品质进展.结果表明:吉林省85 a间共育成323个大豆品种,随着年代推移育成品种数量逐渐增加,2000年以后育成125个大豆品种;品种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由加世纪50年代前的1 549.7 kg·hm~(-2)提升到2000年以后的2 777.8 kg·hm~(-2),60、70、80、90年代和2000年以后,产量增幅分别达45.2%,5.2%、5.0%、4.5%、15.3%.育成含油量超过22%的品种45个,吉育89含油量达到24.61%;蛋白质含量超过45%品种12个,吉育101蛋白含量达47.94%;不同年代育种贡献表明,2000年以后育种进展最大.  相似文献   
67.
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本项研究,确定在吉林省中部区域无限结荚习性分枝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5万株/hm2,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68.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方法和大豆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推移,育种方法由系统选育、杂交选育又增加了引种、优势育种、花粉管通道育种和诱变选育技术。农艺性状方面,不同年代品种的株高、节数变幅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略有增加;百粒重随着年代推移一直呈增加趋势;结荚习性表现为亚有限型品种比例增加,无限型和有限型比例下降,并且亚有限品种近些年占据主导地位;叶形表现为圆叶品种比例下降,尖叶品种逐渐增加;品种耐密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大豆品种吉林20和吉林30的遗传贡献率分析表明,具有吉林20血缘的育成品种83个,核遗传贡献占50%的有32个,核遗传贡献占25%~31.25%的34个;具有吉林30血缘的育成品种17个,核遗传贡献占50%以上的有15个品种.具有吉林20和吉林30细胞质来源的品种分别占其育成品种15.7%和76.5%.系谱分析表明,吉林20、吉林30不仅融入黑龙江和辽宁优异血缘,而且融入了日本和美国的优异血缘.  相似文献   
70.
以大豆品种吉育88为试材,在移动旱棚内,采用根钻挖掘法,研究幼苗期、分枝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干旱胁迫下大豆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分布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幼苗期轻度和重度干旱促进了21~110cm土层根系的分布,增幅显著;分枝期和开花期出现干旱胁迫对根系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开花期重度干旱,根系总重降低22.55%,21~110 cm根系减少60%以上。与CK相比,幼苗期轻度干旱对株高、节数、单株荚重、粒重、百粒重无显著影响,分枝期、开花期轻度干旱多数性状受到显著影响,鼓粒期轻度干旱,仅百粒重显著降低;幼苗期至鼓粒期重度干旱,单株荚重、粒重、百粒重均显著降低,分枝期和开花期重度干旱,对各性状影响最大,株高、单株荚重、粒重的降幅都在40%以上,节数的降幅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